作为《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简称“方案”)备受关注。记者9月25日获悉,该方案目前已进入部委间征求意见阶段。
《方案》涉及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等多个部委。“如果征求意见进展顺利,方案有望在年内发布。”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和农业部农机化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专题座谈会,就《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此展开了联合实地调研。
有效供给不足制约发展
农业机械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15年农机工业主营收入达到了4523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55%。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快提升,大型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取得突破。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
在农机工业取得快速进步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机工业仍存在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共性技术研究基础薄弱、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等诸多问题,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需求的矛盾突出,亟待转型升级。
加快实现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研制与应用适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农机装备,是提升我国农机装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紧迫需要,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为此,《方案》提出,到2020年,农机装备品种达到5000种左右,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50%左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可靠性较“十二五”提升50%以上,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区域农机化技术模式基本定型。
与此同时,组建一批农机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农机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筹建工作;在重点主机产品、关键零部件领域分别形成2~3个知名品牌;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
2025年,农机装备品种达到7000种左右,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品种齐全;全面掌握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70%以上,形成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行业领军企业。
五大专项并驾齐驱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通过实施农机科技进步与创新、关键零部件发展、产品可靠性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等五大专项,实现农机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农机技术进步与创新专项方面,《方案》提出,针对目前反映强烈的中高端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发展高能效、高效率、低污染的“两高一低”农机产品为目标,以完善农机产品品种为重点,提高农机产品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高中低端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
关键零部件发展专项主要针对中高档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的突出问题,加快关键零部件试验研究与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监测检验系统等试验检测设施与设备的建设,为高水平、高精度、高质量零部件的研制与生产提供保障。
产品可靠性提升专项方面,《方案》提出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农机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零部件性能检测平台。结合全国农机产业集群布局,加大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和重组力度,将科研院所、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大学和企业的检验检测资源统筹考虑,按照市场化原则优化资源资置,逐步发展区域性综合农机检验检测机构,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此外,提升面向农机装备元器件、零部件、功能部件及整机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试验测试能力,为行业提供首件及批次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加速试验等检验检测服务,推进农机装备第三方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检测工作;逐步建立以可靠性指标为约束的市场机制,促使行业产品可靠性水平整体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农机农艺融合专项针对品种、耕作制度、种植养殖技术不适应农机作业要求,农机装备物化农艺不足、适用性不强,种养标准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强化需求引导,加强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多学科一体化技术集成示范,建立完善农机化生产技术体系,引导促进农机装备、农业技术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