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中微肥“春秋时代”谁主沉浮?

   日期:2016-10-0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6    评论:0    
 因为化肥零增长政策的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领域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中微肥产业也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当前,国内中微肥企业群雄逐鹿,进入胜负难分的‘春秋时代’。”

  中微肥企业如雨后春笋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中微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传统的单质中微肥外,含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BB肥、水溶肥、液体肥、叶面螯合肥等新型产品类型也越来越多。生产企业仍以中、小型为主,但近年来,许多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开始根据土壤、作物和市场的需求重新调整配方和生产工艺,添加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新产品。多元、全元复混肥料的研制开发成为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的重点。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朱菜红指出,中国已经充分重视到中微量元素肥发展的重要性,从政策的制定到企业的不懈坚持,都将对世界中微量元素肥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从2005年开始,中微肥产品数量呈井喷态发展。中微肥企业如雨后春笋,以微肥企业为主,多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已成为技术推广主力军。目前中微肥正式登记证数量已超过临时登记证,中微肥市场进入“春秋时代”。

  朱菜红告诉记者,就产品类型而言,目前国内中微量元素肥料登记产品以粉剂和水剂为主,叶喷施用面积快速扩大,颗粒剂基施逐渐得到重视。产品从无机盐、有机酸盐到螯合态微肥,产品诉求已经进入高稳定性、安全性、高效化发展阶段。

  绿色农华肥料研发中心主任程光明表示,目前中国耕地的情况是:总体上中低产田依然占较大比例,土壤里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依然十分普遍,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水平仍然很低。这导致土壤里的中微量元素只出不进,中微量元素缺乏状况日益加重,土壤营养失调。该公司把中微肥当做非常重要的特种肥版块,包括建立大型生产基地,也联合目前国内优秀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或达成技术合作,共同推进产业的发展。目前为止,已在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不少中微量元素的产品,包括微量元素基施的复合产品,以及中量元素硅肥、钙肥产品等。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这些产品在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我们公司非常重视创新,虽然进入中微量元素肥料领域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我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此领域的重要性,将来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我们对《农资导报》建设中微肥创新联盟的工作一直是高度关注并且参与其中,希望中微肥领域大有收获。”程光明表示。

  四大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目前,国内中微量元素肥料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一是产品研发力度不够。深圳德钾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延亮表示,国内镁肥产业尚未起步。与大化肥系统化发展相比,目前国内中微肥产业发展不系统,呈碎片化。以该公司生产、研究和应用最多的镁肥为例,尽管国内缺镁现象常见,但由于对缺镁认识度不高,很少针对性解决,导致国内含镁肥料施用量很少。而在欧洲钾镁肥是很重要的肥料品种,硫酸镁用量达到60万吨/年,复合肥中加镁非常常见。

  郭延亮还指出,在不同地区,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有差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应对。某些作物对某一或某几种中微量元素更敏感,更容易缺乏。例如在南方地区缺镁现象比北方更严重;香蕉、甘蔗比其他作物对镁更敏感,缺素症状更容易看到。

  “由于过去对中微肥的忽视,尽管个别中微量元素对应的中微肥得到了适当施用,不过规模不大,认识不够,发展非常不平衡。”郭延亮表示,为了深入认识镁以及其他中微量元素对作物健康生长的作用,在中国农大张福锁教授指导下,该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建国际镁营养研究所,以镁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辐射其他养分研究,促进植物营养知识的传播、应用及技术转化。未来该公司将重点推广钾镁肥和镁肥等产品的应用。

  朱菜红也表示,微量元素型产品丰富,中量元素型产品相对较少;肥料品种以复配型产品较多,真正新型肥料型品种较少。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主要有掺混肥料、复混肥料和水稻苗床调理剂,复合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剂量不科学,添加比例非常低,具有盲目性。目前对中微肥研究多停留在肥料效果层次,较少深入机理研究,不利于对作物需求展开针对性的产品研发。中微肥基本覆盖所有农作物,但尚需发掘深度。

  二是螯合剂的研发迫在眉睫。史丹利负责人表示,国产中微量元素肥料种类以多元素的为主,而进口的以单一元素的和螯合态的居多。国内中微肥产品组分难以体现作物、土壤、种植制度的差异,而偏重于追求养分种类的全面,产品中养分比例设计缺乏严格的科学性。

  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微量元素拮抗问题是关系到多元复合肥肥效的关键问题。现有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一般都加入可溶性无机盐,由于各元素的拮抗作用会大大降低肥效,影响了植物的吸收效果。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等螯合剂,有效防止了拮抗作用,但EDTA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价廉质优的螯合剂是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是各方面需协调配合。程光明表示,首先,中微量元素产品虽然受到了行业的重视,但国内对中微量元素产品的研发和技术运用缺乏系统性。肥料的施用与土壤、作物、气候、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一片土地缺乏哪种元素基于对土壤数据的调查,但中国目前对土壤数据的调查工作还不够系统、深入。虽然国内的测土工作已开展多年,但由于农作物的种植没有计划性,几乎完全是市场化的,不同作物对不同种类元素的需求、吸收程度不一样,多年前的测土数据对后期土壤是否依然适用值得怀疑,准确性、时效性都得不到保证。其次,由于测土工作不是公益性的,作为企业很难得到各个地方的测土数据,我们能够获得的信息不够全面,而且作为企业很难自己开展土壤数据调查。“因此这个问题不是企业层面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政府及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程光明呼吁道。

  史丹利负责人也表示,中国土壤情况千差万别,单凭某个企业或者某些企业联合的力量,只能解决局部的土壤缺素情况。这些需要国家出资,对土壤进行普查,然后资源共享,让企业和农户更有针对性推出产品、使用产品,这样才能促成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是“缺啥补啥”这种说法并不科学。程光明表示,肥料的施用讲究平衡性,即“平衡补缺”。现在行业中有一种说法叫做“缺啥补啥”,但他认为这种提法并不科学。

  培育好市场者得天下

  他的理由是:“缺啥补啥”后土壤中会增加缺乏的元素,但作物是否能吸收、吸收率如何是值得考究的,这个需要业内人士在产品的研发上进一步技术创新。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专家研发了液相螯合技术和固相螯合技术,目的都是为了让中微量元素不沉淀,更容易被吸收、活性更高。他希望一些企业不要急着推广新产品,要把技术储备做到位才能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

  在复合肥中添加微量元素,很多企业都在这么做。该公司有一个战略产品是和华南农大合作的液体悬浮肥,将大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相结合,这是绿色农华的战略发展方向。

  “液体肥符合国家水肥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在固体的产品里面将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复合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如果只是把这些元素单纯地加在一起,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程光明表示。

  朱菜红表示,企业是推广中微肥的主力军。企业不仅关注优质高效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更要注重展开以满足作物需求为核心的研究和以提升农户用肥技能为核心的专业培训服务。这种情况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和推广人员不仅要懂产品,还必须在作物栽培技术和土壤管理上达到专业水平,具备优秀的终端和用户培训技能。

  史丹利负责人也表示,史丹利作为复合肥行业领军企业,始终坚持“创造美好农业”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土壤健康问题和植物生长需求所需营养的科学解决方案。在中微量元素肥料推广上更专业、更规范、更有执行力。该公司在保证肥料品质的前提下,更注重服务。该公司建设了专门的农化服务团队,奔赴各地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解决业务员、经销商和农户提出的问题。从前期的田间推广示范,到后期的肥效跟踪反馈,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中微肥推广必须产品和服务并重,必须让消费者感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目前中微肥企业对用户使用新型肥料的引导、培训不到位,市场培育还不够。我认为将来哪个企业把市场培育做得好,这家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就会大大提升。所以后期绿色农华也会加强对用户的培训,发展自己的受众群体。”程光明指出。

  程光明告诉记者,随着业界对中微量元素的重视,平衡施肥在企业间已经达成了共识。以前做大化肥的圈子和做中微量元素肥的圈子在交流上并不通畅,对于中微量元素的研究也是片面的、局部的,每个主体是相互割裂的。

  “其实去年我们试图在体系内做布局,但是由于我们介入中微量元素这个行业的时间很短,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推进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觉得《农资导报》来组建中微肥创新联盟非常必要。”程光明告诉记者。

  程光明还表示,有了这个联盟以后,大家可以通过交流达成合作,这对推进产业升级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另外,中微肥创新联盟成立以后,不仅是生产企业和销售者的事情,还要把种植户群体纳入进来,甚至将作物科技产业体系的工作人员也拉进联盟,使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达到农业转型、肥料转型、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共同愿望。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