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探索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取得可喜成果和经验。日前,农业部批准青海设立全国首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
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天然草场面积达5.47亿亩,可利用草场4.74亿亩,96%的面积为牧业区,发展高寒草地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9年10月,经科技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委共同评审通过,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区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设立国家级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无疑为青海现代畜牧业指明了一条阳光大道。
首先,草地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生态畜牧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长期以来的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等问题,青海各级政府一直都在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子。如2008年青海省就开始试点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6年过去了,如今在牧区883个纯牧业村实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全覆盖,在生态畜牧业、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农牧民定居工程以及饲草产业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生态立省”通过走草地生态畜牧业的路子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其次,在青海畜牧区,重点探索发展了牧场主导型和科技园区引导型的“种草养畜”产业化开发模式,其中“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优良牧草草产品产业化加工—饲草资源高值利用—规模化牦牛和藏系绵羊健康养殖—有机肥生产还田—高原特色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培育为全国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第三,草原生态畜牧业最终目标是惠及牧民。过去3年,在探索草原生态畜牧的号召下,50个示范创建社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保持在20.1%,远高于全省水平。如今,青海探索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目前全省建起近千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11万余牧户将受益。
总之,青海建设草原生态畜牧业,在牧区建立起以合作社为主体,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标志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这不仅是青海畜牧业现代化、惠民化、可持续化的必然要求,也将是全国畜牧业发展的有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