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志保养“七百弄鸡”发财了!国庆节期间,这则消息传来,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许多贫困户心动了:“七百弄鸡”这个产业有奔头!今年3月,七百弄乡花媚屯农民蒙志保做出惊人之举: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余元,养殖“七百弄鸡”3500多羽。国庆节前,首批1500羽被来自南宁、百色的客商以每公斤50元价格收购,本钱基本收回来了。蒙志保说:“今年还能卖2000多羽,肯定脱贫致富了。”他成为大化“七百弄鸡”产业发展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大化在脱贫攻坚中,选择优秀品种“七百弄鸡”作为脱贫主打产业之一,在养殖推广、创特色品牌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下工夫,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脱贫产业发展路子。
“七百弄”一直是大化贫困山区的代名词,“七百弄鸡”是七百弄、雅龙、板升、六也等地生态放养土鸡品种的统称,具有肉身结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征。以往,“七百弄鸡”都是群众散养,每逢乡村圩日,商贩纷纷进入山区抢购。这一现象引起该县县委、政府的注意:“七百弄鸡”能否规模化养殖?
县委书记杨龙文亲自带队开展调研,认为大化土地稀少,但生态环境好,农村劳力充足,发展养鸡产业具有环境及劳力成本优势;“七百弄鸡”成熟期早、繁殖力强、质优价高,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且养殖成本和技术要求不高,十分适合贫困户饲养。
农业部博士高芳等专家调研后认为,“七百弄鸡”品质好,其他地方难以复制,如能规模化养殖,将可以造福贫困山区群众。高芳还帮助大化开展“七百弄鸡”地理标识申报。
针对部分贫困户缺乏资金和技术难题,大化采取“合作社(公司)+贫困户”及农户散养相结合方式,推进产业发展。参与产业发展的合作社,与县扶贫办签订帮扶协议书并与贫困户签订帮扶承诺书,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入股,每年领取不低于8%的分红;每个合作社带动10个以上的贫困户,人均饲养在70羽以上。同时,建设七百弄鸡繁育场,推动纯种化、特色化、品牌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按期脱贫摘帽的农户,该县财政将予以人均1000元(户均不超过5000元)的奖补。贫困群众养殖热情高涨:七百弄乡弄劳屯田应才家贷款4万元,引进鸡苗560羽;荣达种养合作社已养殖2000羽,带动贫困户14户……目前,该县落实“七百弄鸡”养殖任务61.69万羽,其中5700个贫困人口养殖40万羽。县长韦萧强说:“明年全县计划养殖150万羽,该产业将成为贫困群众致富的重要产业。”
为标准化养殖,该县出台了《七百弄鸡养殖技术规范》和《七百弄鸡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社)及广大养殖户的监管,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和视频监控平台,对全县各养殖场、养殖户从进苗到出栏进行实时动态信息监管统计。
建设红水河长寿养生电商基地,实施大化长寿养生食品冷链物流项目,打造“七百弄鸡”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今年9月,该县举行“有积(鸡)有余(鱼)”厨艺大赛,挖掘“七百弄鸡”健康长寿饮食文化,打造红水河特色美食之乡,通过特色活动带动“七百弄鸡”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