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定位:中共湖南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加强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从我省现状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发展滞后,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始终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目标:一要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优质安全,特别是要保证粮食安全,进而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多功能性。二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多渠道、多产业、全方位地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三要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追梦下一个黄金十年,湖南现代农业崭新出发。
今年,湖南将省农业厅、省委农村工作部的职责整合,组建成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南将以新组建的省农业委为契机,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我们认识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生产关系,既要解决面上突出问题又要触及深层次矛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国情省情出发,围绕农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扎实推进,重点围绕六个方面抓好抓实。
在抓好大宗农产品生产方面,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总揽现代农业
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任务时候都不能动摇、都不能偏离。要坚持提升能力保供给,依靠科技进步、筑牢基础设施,加强粮棉油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根据湖南消费实际和为国家作贡献的要求,我们提出“两个600”、“两个1800”的基数目标:即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猪牛羊肉总产稳定在600万吨以上;蔬菜、油菜种植面积要分别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从稳定生产面积、改善基础条件、依靠科技兴粮、发展新型种粮主体、大力实施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五个方面,推进粮食持续增产增收。
在持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方面,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
一是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抓好粮食、蔬菜、棉花、水果、茶叶、生猪、草食动物、淡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建设一批特色经济作物强县,打造一批标志性养殖生产大县,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创建一批省级蔬菜产业示范乡镇。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创建100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提升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型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优特新水产品。三是提升农业就业结构。大力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拓宽农民就业领域。力争到2020年,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减少10个百分点以上、涉农二三产业新增100万人以上,使我省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主导品种。继续围绕水稻、蔬菜、棉花、油菜等主导产业,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在优质、高产、高抗上下功夫。继续抓好超级稻第四期攻关;进一步抓好双低油菜、杂交棉和蔬菜等优良品种选育,加强新型动物疫苗、经济作物机收等机具的研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攻方向是使先进实用的主推技术进村入户。要不断提升农机化水平、设施农业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要将农业科技转化应用的实施主体培育好,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重点是要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着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方面,以现代经营制度经营现代农业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能充分发挥双层经营优势、有利于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发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骨干作用”。“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培育1000个省级示范社、组建100个联合社,从今年起重点扶持1万户家庭农场。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现代农业一体化中的“龙头”作用,打造现代农业加工强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产销对接,畅通销售渠道;积极打造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品牌,重点是整合提升品牌。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品国际认证,推动我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到2020年全省实现农产品年出口总额20亿美元。
在切实保障农业生态安全方面,以“两型”发展理念提升现代农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果生态不优良、产品质量不安全,农业生产就不可持续,现代农业建设就会走进“死胡同”。因此,现代农业一定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质量安全,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首先要从农业产地环境建设抓起,坚持治理与保护“两手抓”。抓治理,关键是控制生产源头;抓保护,关键是与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着重抓紧推进“应急修复、推广低镉水稻品种、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三方面的工作。
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护和投入力度方面,以支农政策扶持现代农业
一要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要调整结构保重点,其中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是重中之重,必须予以确保。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增加节地、节水、节肥、节药、抗灾减灾等关键技术补贴。二要鼓励信贷资金向农业流动。要进一步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的激励机制,完善对各类金融机构投放“三农”贷款的管理考核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农业要求和农村特别的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制度;积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三要引导工农产品交换关系向农业倾斜,提提高农业比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