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农机生产国。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在“中国四平·农业生产机械化峰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农机行业产出规模占全球的46%,接近半壁江山,中国已跃升为世界最大农机生产国。
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一些高端产品上还有许多空白,与国外大企业尚有不少差距。中国农机产品走配套化、高端化、多样化道路任重道远。
农业机械化力求突破
前景无限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业内专家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农业现代化要转变生产方式,必须从依靠人力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走产出高效率、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重点,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70多年前,渺无人烟、一片荒芜的南泥湾第一次出现了水稻,成为了“陕北好江南”。如今,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推广的“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进入南泥湾并获得成功,标志着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在陕西省取得了重大突破。据陕西农机局消息,由多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在现场测产,结果表明,田块1亩产564.6公斤,田块2亩产464.8公斤,较去年亩产300公斤分别增加264.6公斤和164.8公斤。
罗锡文对记者表示,这几年国家粮食增产压力巨大,每年进口量都在增长,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隐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南泥湾水稻的增产更是凸显了其重要作用。不仅让沉寂多年的南泥湾再次站在了潮头,为农民脱贫增收提供了直接帮助,更是为国家农业现代化指明了一条光辉灿烂的道路,即农业机械化。
深耕农机行业的中联重科公司副总裁王金富表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机发展的最大机会点。农业机械与农业是两个相关的产业,发展农业机械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农机的发展,恐怕目前粮食价格还要更高。”一位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农机行业之所以被看好,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发展不均衡,农机推广空间仍然巨大。
黄金十年
拥有众多优势
中国有平原、山地、南方水田等多样的土地类型和各种差异化的气候,这也催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种农机产品,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体系和齐全的门类。并且,随着需求增长,体量越来越大,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2015年达到了11亿千瓦。
相较过去,中国农机工业底子薄、基础差,但经过2004年—2014年十年间的黄金发展阶段,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拥有了巨大的优势,相关企业进步很大,有了质的飞跃。比如作为行业标志技术,板材的先进加工手段像激光切割、方管切割机、电泳涂装线等等,在行业里已普遍应用。
一批中国企业也已成长为国际相关行业龙头。比如,福田雷沃重工、中联重科、中机集团、吉峰农机等。一批中国大企业已全面介入国际市场,实现了跨国并购,如中国一拖收购法国McCormick公司,雷沃重工收购意大利的着名品牌阿波斯以及知名企业高登尼等。
现存问题不容忽视
转型升级须加速
在历经十年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中国农机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效益不高、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
中国企业在一些高端产品上还有许多空白,与国外大企业还有不少差距。比如还不能生产甘蔗收获机、大马力重型拖拉机等高端农机产品;单位面积农机动力、燃油消耗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产品;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使用。
在此期间,虽然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制造2025》把“农业机械装备”列入了十大重点领域;“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
但当前行业资金规模已不像前几年那样迅猛增长。目前,行业建设投资增幅逐年降低,行业的投资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重在核心制造竞争能力的提升。
这些现状对农机装备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变成“质”“量”同增;单位面积农机动力的量要增,燃油消耗水平等要降。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农机装备要扩大供应,老旧的、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要淘汰。不仅高机械化地区的农机要升级,低机械化水平的地区更要加大针对研发与供应,一步步克服产业的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