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但有效利用率仅在45%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70%~80%,这导致中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郭淑敏及其团队研发出来的智能化远程控制节水灌溉集成技术,已经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的部分桃园进行示范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悉,这个项目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与融合,是一种智慧农业的探索。与之前的灌溉技术相比,这套集成技术既可以远程操作,还能实现节水增效。项目集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手机监控及远程控制技术,3G、4G技术与现代光伏技术,自动化喷灌节水灌溉技术,智能环境传感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从而构建起了宽带和无线移动网络的交互、有电无电的交互使用的多种灌溉模式。
依靠这套远程技术,可以减少土壤耕层养分流失,减少病虫害发育,从而改善田间小气候,保证桃树的健康生长。
这套设备技术造价并不贵,也极其容易应用推广,普通农民只需要几千元钱的投入,就能进行应用。同时,这套技术能应用在任何作物上,尤其在蔬菜的节水增产效果也极为明显。
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局长袁龙江则认为,这项集成技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上成效明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浇水“最后1公里”的问题,并实现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样的成果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农业朝着智能化、精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希望继续优化改进技术,丰富‘互联网+’农业内容,加强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