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周谷堆市场里,每天淡季1500头生猪,旺季2000多头生猪都会通过流通追溯体系拉往全市各个零售点。这个肉菜追溯体系项目实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让肉类蔬菜都有了“户籍”。而这个体系背后少不了合肥百大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副主任施骏的汗水。
创新农产品交易系统 实现追溯体系
合肥市作为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城市,于2013年开始启动项目建设。施骏承担起该项目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批发市场环节,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总结,创新地实现了农产品电子结算与追溯功能为一体的交易系统。市场交易双方只要凭借这样一张卡、一杆秤就可以完成交易,同时肉菜的来源等详细信息及数据上传,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电子结算系统的建成有利市场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可追溯性,对市场管理方、商家及消费者的安全都可以得到保障,也有利政府部门及时有效掌握市场交易信息的真实性数据,对调控物价和市场保供应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施骏表示,农产品追溯信息还会自动传递至下游客户,自动为买、卖双方形成清晰明了的电子台账,实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
系统的成功运行,使得系统自动产生出约60000条追溯数据,清晰的显示出相关农产品的品种、数量、来源、流向等,实现了肉类蔬菜批发环节的全品种覆盖。
为市场信息化建设不遗余力
2015年,作为合肥市“大菜篮子”的百大周谷堆市场搬迁到大兴镇。新市场主体工程落成后,市场整体搬迁在即,新市场的弱电工程和信息化重建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
为了“大菜篮子”的顺利搬迁,施骏带领团队成员连续两个月日以继夜地奋斗在新市场的工地上,从弱电线路敷设到设备调试,再到系统搭建,他均亲力亲为,力争将每一处细节实施到位。
信息化建设期间,施骏没有休过任何一个周末或节假日,日均工作时长达18个小时,圆满地完成了建设任务。由于工程质量把关严格,市场搬迁后,整个信息化系统一直稳定运行,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经受住了高温、冰冻和汛期的考验。
周谷堆市场信息中心负责人李涛表示,施骏的技术给市场客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农产品的追溯,可以直观的看到交易产品的来源地和销售地,给市场提供了数据支持。而且,周谷堆目前每天蔬菜成交达到6万套,这也成为编制周谷堆价格指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