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盖州市万福镇:小种子 大产业

   日期:2016-11-2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016    评论:0    

  秋末初冬,热闹大半年的盖州市万福镇赤山脚下贵子沟村也因赤山封山而重归宁静。10月25日,一大早,贵子沟村村民娄艳英把最后一茬收成送到村口的友园蔬菜制种专业合作社,看着“精选机”里刷刷掉下的“金豆子”,笑得合不拢嘴。

  说是“金豆子”并不为过,这是娄艳英家的晚茬黄瓜种子,每公斤价值在千元以上。而早几个月收获的小番茄(圣女果)种子,最高时卖到过每公斤2200元。她家的3.5亩制种大棚,今年预计收益在5万元以上。“这台机器是种子精选机,通过它来筛选,去除瘪种、杂质。”友园合作社理事长王增刚告诉记者,合作社为农民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成熟后不管市场价格如何波动,一律按当初约定收购。如果遇到减产等特殊情况,公司还会考虑提高价格,让农民有保障。

  种子筛选入库后,娄艳英一年的活儿就完成了。在万福镇,制种产业是完全的“订单农业”。原种由客户提供,合作社负责育苗,农户制种,再由合作社销售。王增刚是大连人,1999年随公司到万福镇工作,2006年,他组织成立了蔬菜制种专业合作社,出任理事长,目前友园合作社有种植户200多户,种植面积近900亩。今年他在万福镇收购40余吨蔬菜种子,80%以上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

  在“友园”们的带动下,制种产业近几年在全镇迅速推广,16个村都有了制种大棚,1000多户农民种上“金豆子”。高收入、稳拿钱,万福镇缘何这么幸运?记者在镇上仔细了解才发现,蔬菜制种之所以落地万福镇,皆因这里独特的气候、丰富的水源和原生态的植物生长环境。“温度比县城高、比山外低,早晚温差大,病虫害发病率相对较低。同时,这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日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农作物成熟。”万福镇农科站技术员姜安夫说。

  一纸订单让镇上领导茅塞顿开,经过进一步分析和论证,镇上决定用足这些资源优势,瞄准高端路线,发展精品农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来弥补耕地少的短板。镇里通过土地流转,全域推广园区化种植、订单式生产的模式,菜农收入直线攀升。截至目前,全镇发展蔬菜制种基地4000多亩,平均每亩收入达到1.5万元。

  蔬菜制种,成了世代万福农民在地里趟出的最有经济效益的“富路”。然而,比起土地收益的提高,制种产业的扶贫效应更加直观地体现在劳务收入上。

  娄艳英说,她今年收入5万元,雇工的支出大概也是这个数。蔬菜制种需要人工授粉,从每年五月中旬种植第一茬番茄,到后来的辣椒、黄瓜,生产期持续到立秋后,本来闲在家的农村妇女按时节在各家的大棚里“走穴”,忙碌在花朵间。

  王增刚回忆,他十几年前到万福时,每个妇女每天的劳务费是8元钱,年年看涨,现在是120元一个工,还供不应求,最忙时要出车到邻近市县接人过来。姜安夫接过话头说:“最保守的估算,户籍人口3.9万人的万福镇,每年有5000多名农妇到制种大棚务工,每人在五个月里出工50至60天。仅制种大棚授粉一项,就增加全镇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

  4000亩,约占万福镇耕地面积的10%,却带动起整个万福镇的闲置劳动力“半年忙”。制种产业正带动越来越多农民走上“富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