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浦江创新论坛上,徐匡迪院士一语惊全场。“如今,北京烤鸭99%都是英国樱桃谷鸭的鸭种。”
这似乎是个历史故事,又是个科技故事。1870年,北京白鸭传入欧洲。经过70多年优化育种,变成了“樱桃谷鸭”。北京的土鸭子每4公斤饲料转化为1公斤鸭肉,而这种洋鸭子只需要3公斤。上世纪90年代起,来自英国樱桃谷农场的洋鸭作为种鸭来华“反攻”,市场效益可观。如今,樱桃谷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70%,“曾孙辈”的身价达到祖代10倍。为此,英国女王两度颁奖,表彰它在英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上的特殊贡献。
中国曾经是先发国家,但世界科技竞争公平,不进则退。先发优势不但可能消失,还可能变为后发。中国向来是农牧大国,似乎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点,更多的是靠老经验和老牌子。然而,创新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你不创新,别人就来代替你创新。今天我国养殖种质资源开始依赖国外,92%种猪、100%肉鸡、90%肉鸭、95%奶牛均靠进口引种。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创新除了“高大上”的有形装备和设施,还有更多潜在无形却附加值高的事物。事实上,种子就像软件,就像互联网,就像大数据与云计算,它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每一片时空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创新机会。没准,我们还能把“樱桃谷鸭”变回“中国鸭”,后来居上。
历史或许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螺旋式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