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小农水”)是农村分布最广、与农民联系最紧密、受益最直接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自2009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在全国启动以来,江苏一直把“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中之重,6年来累计投资101.9亿元,基本实现了涉农县区全覆盖。
记者从江苏省财政厅获悉,2009年至今,江苏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已累计投资101.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5.66亿元,省级财政投资32.91亿元,地方财政投资47.71亿元,其他投入1.64亿元。
此外,2009年至2014年,江苏省级财政小农水投入分别达到1.55亿元、3.52亿元、5.91亿元、7.08亿元、7.6亿元、8.32亿元,6年增长了5倍多;市县财政分别配套资金2.99亿元、6.24亿元、10亿元、11.36亿元、11.1亿元、10.1亿元,6年增长了3倍多。
通过全力推进小农水建设,江苏各重点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了节水增效,提升了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水平。据统计,江苏6年来共修建塘坝909座,引水堰闸1474座,渠道15510公里,机电泵站10679座,新建改造渠系建筑物、排水闸分别为30.26万座、11754处,续建改造排水沟6400公里。项目完成后,累计新增、恢复灌溉面积38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84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10.13亿立方米,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2亿元。江苏有效灌溉面积位于全国第一,达到90%,高于全国80%左右的均值。
“财政投入大,成效好,江苏小农水建设得到了国家肯定,要在全国推进江苏经验。”江苏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蔡勇指出,2009年至2013年,江苏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连续5年获得财政部、水利部每年绩效考核优秀等次。他同时透露,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农田水利建设很重视,已经把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作为省委省政府考查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内容和指标。
据了解,2009年至今,江苏省先后共有75个县(市、区)分6批次被列为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其中第一批为19个,第二批至第六批均有25个,基本上实现了全省涉农县(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