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长在于煤,之短在于水。解决好“水”问题,对于山西“十三五”末实现23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山西省水利厅在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把发展山区农业灌溉,推广山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推进水利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日前,山西省水利厅下发了山区农业灌溉技术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灌溉水源与灌溉制度、灌溉技术与技术集成、灌溉工程规划与设计、灌溉动力、工程管理、技术培训与推广方面进行了明确和细化,进一步夯实农民脱贫致富基础。
山区农业灌溉技术总体要求要以加强山区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为目标,以集成水利、农业、机械等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推广适宜于山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新增、改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促进山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地表水,高效利用地下水。在地表水利用方面,要以现有中小型灌区为依托向周边地区延伸,采用充分灌溉制度,扩大灌溉面积;利用小水库、小水塘及水窖、旱井、旱池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蓄水,采用非充分灌溉制度,灌关键水;利用加固改造后淤地坝的蓄水,将蓄水工程和管道输水相结合,推进山区供水侧输水结构改革,建成一批山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地下水利用方面,要在省界区域、地下水富水区、河滩等区域打井灌溉。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大田灌溉工程,要围绕“高效、节水、增产、增收”的目标,优先选择低压管灌、渠道防渗、固定式喷灌、小型移动式喷灌等灌溉方式;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经济林、蔬菜、大棚等灌溉工程,优先选择膜下滴管、滴灌、涌泉灌等灌溉方式。山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要充分集成和优化配套灌溉、农艺、农机、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精细化管理、农田生态环境等技术,实施“精准选种、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收获”,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效益最大化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意见》明确,山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应符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等有关要求,要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节能环保、方便适用”的原则选择山区农业灌溉动力供给方式。山区农业灌溉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采取民营大户、农民用水户协会、灌溉公司加农户、联户管理等模式,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项目管护主体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把光、温、水、气、热、土、肥、种、密、保、管、工等技术有机组合起来,通过精细化管理,保障农民群众增产增收。
县级水利部门要指导项目管护主体做好节水、增产、增效等观测、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编、分析等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不断总结合理的灌溉制度和集成技术;要加强对项目管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建立技术交流程序,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为山区农业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