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就《禽类交易管理办法》公开征集立法意见。《办法》拟明确主城六区为活禽交易禁止区,在禁止区域内利用农贸市场进行活禽交易的,对市场举办者处以二万元罚款,对活禽经营者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这一消息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经营户:光鸡不如活禽好卖
27日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的科巷菜市场,这是南京主城区规模最大的菜场。
顺着路人手指的方向,在市场南门记者看到一个卖活禽的摊贩。在两个门面之间的狭长空地上摆放了几只笼子,里面有鸡鸭鸽,笼下满是活禽粪便,一个戴着口罩的男子坐在小矮凳上,用镊子拔着刚杀的鸭子的绒毛。
“老板,鸡什么价呀?”记者问。
“老母鸡25块一斤,草鸡14块一斤。”
“哪儿的品种呀?”
“六合的,都是正宗散养的草鸡。”
“南京市马上不给卖活禽了,对你影响大不大?”记者问。
“肯定有影响!”摊主情绪有点激动,把口罩揭下一半说,“冷鲜的鸡鸭不好卖,我也卖过光鸡,结果顾客不认。光鸡当天卖不掉,放进冰箱第二天接着卖,口感肯定受影响。老百姓习惯买现场宰杀的鸡鸭,买了放心。”
闲聊中,这位李姓摊主告诉记者,他经营活禽十多年了,去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半年没有卖鸡,损失惨重。这个市场有七八个卖活禽的摊贩。“我们希望政府能划出一块经营活禽的区域,哪怕交点钱,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这样对市民、对经营户都是一个交待。”
消费者:改掉习惯真不容易
“买不到活鸡活鸭,只能吃冷鲜的,改掉这个习惯还真不容易呢。”60多岁的太平商场退休职工王吉凤正在另一个活禽摊位前挑选母鸡,她说,活鸡能看出是否健康,现卖现杀,吃起来口感好。而且,活鸡活鸭能看出是什么品种、用什么方法养出来的,比如说,家里要煲鸡汤,最好买散养的老母鸡,熬出来的汤,表面上有一层厚厚的黄油;那些洋鸡,熬出来的汤一点不鲜。
记者注意到,这个摊贩的笼子里只剩一只鸡了,可见生意还不错。在其斜对面的一个活禽经营摊位边,有三四个市民正在挑选。不过,每个经营活禽的摊位前小环境都非常糟糕,稍不留神,脚就会踩到粪便。
在科巷菜市场冰鲜禽肉区域内,十来个柜台围成一圈,每个柜台上都摆放着一些光鸡、光鸭等冷鲜产品。记者观察了半小时,发现前来买冷鲜禽的市民,往往选择一些鸡腿、鸡翅、鸡胸等产品,没有一人是买整鸡整鸭的。“大家的观念还是转变不过来,还是喜欢买活的,现场看着杀了带回家吃。其实冷鲜鸡肉也是每天早晨从江宁运过来的,当天宰杀的。”摊主张启生说,买冰鲜鸡肉的,主要是酒店、饭店,个人购买的确实不多。
专家:取消有利整个产业
江苏省畜牧兽医局一位专家说,从管理和健康的角度来说,他赞成禁止活禽交易。一次又一次的禽流感,已让家禽养殖业遭受重创,而禽流感病毒绝大多数是在活禽交易市场被检出的。禁止活禽交易,既可以有效防止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也能够满足市民吃新鲜禽类的需求,而且能促进整个禽类产业链的发展。
“发达国家,包括与中国人饮食习惯接近的韩国、日本,市场上活鸡活鸭是看不到的,现杀现卖更没有了。”他说,至于欧美国家,长期以来就普遍以冷冻肉制品为主。冷鲜的鸡鸭肉,可以很好地保存禽肉中的蛋白质,营养毫不逊色于现场宰杀的;由于宰杀后迅速用冰水冷却并低温保存,实际上吃起来口感也比现杀的要好。国人对于活禽消费的偏好,并无科学依据,且加大了禽流感传播的风险。“其实,习惯是可以慢慢改过来的。”这位专家说,当年香港出现H5N1禽流感后,永久性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开始很多香港市民不习惯,现在就完全习惯了。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去年就出台了《活禽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主城区不设活禽批发市场,菜场的活禽须宰杀后带出。今年上半年又发布了临时管控措施,全面叫停了主城区的活禽交易。按照这一规定,菜场内不得有活禽交易,即便是宰杀后再带出去也不行。主城区多数农贸市场已经没有活禽交易,很多市民慢慢习惯购买冷鲜禽。
关注:冷鲜禽到底“鲜不鲜”
对于习惯于购买活禽的消费者来说,最担心的是出现加工者和销售者把死禽当活禽卖的现象。如何保证禽肉质量、保证冷鲜禽的新鲜度,是取消活禽交易后公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禽”,该市将在江宁区和六合区建两个家禽集中屠宰中心,目前正办理土地使用权手续。江宁的屠宰中心占地约80亩,由雨润集团投资;六合的则由江苏宁供公司投资建设。这些工厂化屠宰的家禽都将有检疫部门的证明,有关部门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测。
在屠宰源头管理到位的前提下,从屠宰点到销售终端,这一路的冷链能否做到位,是保证冷鲜禽质量的关键。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大型超市可与冷链公司合作;从批发市场进货的零售摊点,将来会由供应点统一进行冷链配送。“整个过程是‘闭合式’的,将宰杀、运输、销售纳入完整的安全体系中,保证让市民在超市或菜场的专柜买到放心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