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县泽畔村是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村,这里的村民和其他的农民一样靠种地为生,但是他们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藕农”。因为和其他的农村不同,这里种植着300多亩莲藕,并且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这里产出的莲藕“白、脆、大”,因而被称为“泽畔藕”,除了日常的农活,每到春节临近,往往是藕农们最忙的时候。1月15日,记者来到隆尧县东良乡泽畔村,地里是挖藕人忙碌的身影,村里是收藕人穿梭的脚步。
田野上的挖藕人
走进泽畔村,来到传说中的藕乡,街道的两旁到处都挂着“泽畔藕”的字样,每个店铺的门口都有人在忙碌着,有的把莲藕上的泥轻轻剥下来,再装成箱。时不时还有轿车开进村里,这是慕名而来的人,“去年吃过,很脆,还没有渣,今年专门过来买点儿,送朋友,因为市场上有假的,还是来村里放心。”霍先生专门从邢台市区来到泽畔村,就是为了吃上正宗的“泽畔藕”。
顺着村子的主路往东走,没多远就出了村,临近的一块地里,有七八个村民正在挖藕,没有了一碧万顷的荷叶,这个季节留下的是一段段深藏在泥土里的白莲藕。藕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相当高药用价值的食物,在我国大江南北都有很大的种植面积,唯独泽畔村的藕与众不同,放眼望去,看不到大大小小的藕池,藕就藏在平坦的黑土地里。
和其他的挖藕人不同,他们不用穿连体的防水裤,只用一把铁锹就能完成整个工作,一铁锹下去就能看见躺在泥里的莲藕。在泽畔村都是这样用铁锹挖,因为在泽畔村种藕不需要池塘,每年春季只要在平地上围个池子就可以种藕了。
一段莲藕的前世今生
据《隆尧县志》记载:“泽畔,沼泽之岸畔也。”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有民移此,沿用泽畔村名。泽畔村地理位置特殊,属典型湿地。土地宽广、土质肥沃、水源充裕、水质甘甜,适合大白莲藕、小白莲藕生长。张胜群算是泽畔村的种藕大户,地里的挖藕人也是他请来的工人,对于泽畔藕他有很深的了解。
“我们这里的土是胶泥,种藕全靠井水灌溉,每年在谷雨下秧,灌上水,两天之后再用棉饼掺土填到池子里,保持着有水就可以了。”张胜群说,可能是因为土质的特性,泽畔藕长的个不大,但是味道甜美,藕节放几天不变色,清水泡一个月不变质,其他产地的莲藕均为圆孔,而泽畔藕是扁孔。
张胜群随手从地上拿起一节莲藕,轻轻一掰,一声清脆的“啪”声,莲藕应声而断,细长的藕丝牵连其中,藕孔细而扁长。据张胜群介绍,泽畔藕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有很多传说,但有据可查的是从清朝末年,泽畔藕就开始畅销于京、津等地,现为全国优质农产品之一。
清末民初,隆尧泽畔藕的种植面积高达600余亩,清光绪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从西安回京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过邢台,顺德府各县纷纷献上特产,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又在顺德府吃了贡藕。1958年在北京兴办华北农展会,一根泽畔藕长九尺有余,重二十市斤,令参观者赞叹不已,获得“莲藕之王”称号。1959年的国庆,文化大家郭沫若来到农展馆品尝了泽畔藕并当场赋诗一首。
由于水位下降,种植成本增加等因素,泽畔藕种植面积逐年萎缩,至2005年全村种植面积仅有100亩。同时,市场上杂牌“泽畔藕”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泽畔藕的声誉和价格。2008年泽畔村成立了“隆尧县隆泽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达500户,于当年建立起了百亩莲藕种植基地,真正实现了“基地+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现在,莲藕基地已扩展到300多亩。
春节前忙碌的藕农
就在张胜群和记者聊天时,他手机的微信声音不断响起,这些都是来买藕的商户。“现在定下的有500多箱,还有一个单位给员工发福利用300多箱,通讯发达,卖藕也方便,很多是通过微信转账。”张胜群说,泽畔藕不易保存,冷了怕冻,热了怕长毛,所以几乎每年都集中在过年之前开始挖藕,过了腊月十五就开始上市销售,泽畔村的藕农,春节之前是最忙的。
每到年底,各地的客商来到泽畔村,争相把最好的泽畔藕带回去。张胜群告诉记者,现在除了种植泽畔藕,合作社还谋划着泽畔藕的深加工,以及莲须、莲子、莲芯、花托、花瓣等的综合开发利用。“现在国家提倡发展观光农业和文化旅游,隆尧县的文化和泽畔藕的历史,都是很好的资源,我们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藕农们不但春节之前要忙,而且全年都要忙起来。”张胜群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