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省人大代表秦玉峰又一次提出“毛驴议案”:《实施“六个结合”加快我省驴业发展的建议》。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为毛驴争待遇”了。他是当之无愧的“毛驴代表”。这一次,他在议案中特别提出了“六个结合”——
政府推动与企业力量相结合;企业投入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种粮生产与养驴生产相结合;新型主体与规模养殖相结合;加快繁殖与扩大养殖相结合;养驴生产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一张驴皮卖到3000元
秦玉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东阿阿胶总裁。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与驴有关的特殊身份: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会长。
从2015年11月22日协会成立的那天起,他就成了中国最大的“驴官”;在此之前,由于东阿阿胶在全国建立了20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和若干个驴交易市场,覆盖了数以百万头计的毛驴,他已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驴倌”。
众所周知,阿胶的主要原材料是驴皮。秦玉峰说:“没有驴就没有驴皮,没有驴皮就没有阿胶,没有阿胶就没有东阿阿胶,没有东阿阿胶就让中华民族失去了一块中医药的活化石。从这个角度来看,驴就是东阿阿胶的命根子。”
秦玉峰介绍说,2002年他们便发现了驴皮资源紧缺的问题。毛驴越来越少,驴皮市场价格不断飙升。2000年前后,每张驴皮价格20多元,2013年每张驴皮已飙升至600元左右,去年已经涨到3000元左右。为了解决驴皮资源紧缺的问题,东阿阿胶花了10多年时间建了20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他们的初衷是保证驴皮供应,接下来就发现养驴是一条“精准扶贫”之路,到后来公司的资源需求变成了一种使命感——他们想重建中国驴产业。
蒙东辽西天龙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向阳曾告诉记者,以前驴产业不被重视,存栏量逐年下降,很多老专家都改行研究兔子去了。10多年下来,那些改行研究兔子的“国宝专家”们却全都回来了。
据中国国家统计年鉴显示:从1996年至2012年,全国毛驴存栏量从944.4万头下降至636.1万头,下降幅度达1/3。最近几年,数字虽然依旧逐年下降,但由于东阿阿胶的努力,毛驴存栏量始终维持在600万头以上。
刚刚过去的2016年更是被秦玉峰称为“中国毛驴行业跨越发展的元年”。“2016年继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成立后,驴业专家委员会及5个专业分委会陆续成立,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健康与疾病防控、产品开发与加工等方面,都建立了专业组织。同时,《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首次将驴列入特色产业,中国毛驴产业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养一头“闭环的驴”
东阿阿胶用了10多年时间摸索出了很多经验。光靠驴皮拉动不了整个产业链,必须“以肉谋皮”。在“以肉谋皮”策略下,东阿阿胶不仅建成了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还帮助重建了中国驴产业。
发展了一段时间后,秦玉峰重新调整了思路,以驴为原点建立“全产业链”。驴皮只是全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他要养一头“闭环的驴”,把驴资源完整地利用起来。
“把毛驴当药材养”是秦玉峰2014年提出的口号,也是东阿阿胶在“全产业链”理念上的尝试。秦玉峰相信,只有鼓励养殖户“把毛驴当药材养”,东阿阿胶在驴业的产业链上,才可以提供无缝衔接,才能帮助延伸、扩展整个产业链,使驴产业变得更壮大。
秦玉峰介绍说,从产业链深度上,“把驴当药材养”的理念和“活体循环开发”模式,将驴奶、孕驴血、驴胎盘等循环开发,使毛驴价值增加6倍以上,每头驴的综合收益可达12000元。
“驴养殖综合成本低、开发价值高、市场潜力大,不仅适合小规模大群体,也适合小区和大户集中养殖。”在他看来,当前是毛驴产业的蓬勃机遇期与深刻变革期,驴产业发展依旧面临着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
从2000年至今,东阿阿胶建立了20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启动了山东聊城和蒙东辽西两个“百万头”养驴基地建设计划,参与打造的辽北牲畜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毛驴交易市场,还上线了中国驴交易所。统计显示,驴交所上线1个多月,已成功交易毛驴5.2万头,实现销售额3.54亿元。预计2017年将实现在线交易25万头,销售额18亿元。
在去年12月发布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榜单中,东阿阿胶高居山东省前两名;而从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来看,东阿阿胶的利润指标也在山东省名列前茅,成为与青岛海尔比肩的上市公司。
10多年来,东阿阿胶不遗余力地构建中国驴产业,使驴业重新焕发了生机。由于阿胶需求旺盛,公司的发展得到了保障;由于驴皮供应稳定,驴肉供应也得到了保障,衍生的驴肉包、驴肉火烧、驴肉汉堡、驴肉火锅、全驴宴都成为新的餐饮时尚,各自形成了细分市场。需求带动了产业链上游,养殖户、地方政府、消费者、公司多方都从中国驴产业复兴中获得了益处。
东阿阿胶,一个老字号品牌,用了十几年时间,成功复兴了两个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