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孙楼村魏长清一家刚把新摘的6筐芸豆搬出大棚,就被守候在棚前的河南客商抢购一空。“如今咱农民卖菜省事多了,客商上门收购,用不了一天,北京各大市场和超市货架上就摆上了咱这高品质芸豆。”魏长青高兴地说。老魏种植的芸豆之所以实现了“农超对接”,是由于集约化育苗工厂育出的抗病新品种,通过全程标准化管理,占地8亩的蔬菜大棚年收入30万余元。
尝到标准化、品牌化种植甜头的菜农不止魏长青一人。该县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效益带动,推进蔬菜产业设施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47万余亩,其中设施面积达到40万亩左右,蔬菜总产达到210万吨,产值近20亿元;“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74个,无公害蔬菜面积常年保持在10万亩左右。
阳谷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由于生产设施落后、品种单一老化,导致蔬菜种植效益徘徊不前,农民还停留在较低级的蔬菜大棚和露地生产阶段。近年来,该县在农业转型升级中,把提高蔬菜科技含量作为提高土地效益、助农增收的先手棋,在生产的关键环节组织技术人员编写相关技术意见,发放到各个乡镇,及时指导蔬菜生产,并不定期深入村、田间地头,根据生产需要召开蔬菜生产现场会及各类技术培训会,让广大菜农成为“行家里手”和“乡土专家”。
为提高蔬菜品牌效益,该县从蔬菜组织化、产业化生产上大作文章,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向种养能手集中,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统一服务,形成了棚体建设、种肥选购、种植管理、信息发布、市场销售一条龙协作机制。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8.91万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17家、家庭农场220家、种粮大户247户。
“咱阳谷朝天椒被农业部评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了全县农产品地理标志零的突破。”先运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掌门人”方先运自豪地介绍,“目前合作社辣椒种植面积5000多亩,亩产干辣椒400-500斤,今年辣椒价格在每斤8元左右,亩效益达3500-4000元,社员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很高,基地种植规模将继续扩大。”
目前,园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奥德源”、心峰葡萄合作社的“洁尘”、先运辣椒合作社的“先运”和“歪嘴”、众联蔬菜合作社的“获康”、谷丰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盛世乡村”等,一个个诱人的品牌,让阳谷农业“牌头”十足,实现“农超对接”后每年有百余吨蔬菜直接从地头到超市。
品牌生金
□钟 伟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阳谷对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的探索实践,找准了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与市党代会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
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围绕市场需求提供更多优质供给,让百姓吃得放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底线,这既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引领,也需要品牌化的示范带动。通过提升标准、完善体系提升质量;通过品牌打造提升附加值,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标准、质量、品牌,共同推动农业发展不断迈向现代化。
阳谷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表明,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急先锋”。通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品牌不响亮、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短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由原来供给“大路货”向供给优质品牌农产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