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到来,传统农产品面临着哪些新机遇新挑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企业带来哪些商机?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产品消费大省,广东如何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的安全?如何激发农村青年创新活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反哺农村?广东代表委员对此进行了热议。
谈“互联网+农业”“定制农业将成为趋势”
“互联网+农业关键是电商下农村,即解决产需衔接问题。”向晓梅说。程萍也表示,不少电商通过众筹、众包、点筹方式实施订单农业和定制式农业,较大改善了丰收后容易出现的买难卖难、价格忽高忽低等问题。“通过预订把单下到生产基地,定制农业将成为趋势。”程萍说。
向晓梅表示,电商下农村很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农村网络问题,即建市、县、镇、村四级电商物流平台,“县、镇、乡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关键,而且是成本比较低廉的配送”。
陈瑞爱则表示,在发展这一新业态时,应注重产品质量的追溯,并建议利用二维码的方式,记录从产地、产区、产户,到采购、销售等全过程。据程萍介绍,目前广东全省已有86个地方的淘宝馆,并建立了省级的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已有3万多家企业品牌进入。
谈农产品质量“推动检测机构进生产基地”
农产品质量是嘉宾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农产品的质量提升最根本还是在农田、土地、海洋里,即源头如何保证种植、养殖的安全。”向晓梅说。陈瑞爱则建议通过建立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体系来提升品质。“无论是大企业、中企业,还是农户、农业合作社都要纳入其中”。
委员们还强调,应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在检测+监管上,政府部门要有作为。”陈瑞爱说,应推动检测机构尽量往生产基地去靠,并将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查并用起来。向晓梅则建议,可请各种跟农业科技有关的商会、协会来做指导,帮助中小农户改进产品品质。
据程萍介绍,目前广东90%以上县级都建立了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乡镇一级以及村一级也有快速检测站。这些年广东农产品合格率都在96%以上,奶制品连续几年100%合格,禽类的产品都是99%以上,产品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谈农村人才返乡“应有意识帮助农民转型”
针对“农村年轻人流失,不愿意回乡回农村”的现象,委员们也提出了多种吸引年轻人反哺农村的方式。
向晓梅认为,不论是回乡就业还是创业,农村要吸引人回乡,关键是要给回乡者机会。“最根本的还是要有产业,提供就业或者创业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改善整个农村环境,包括田园风光的干净和整洁等。”向晓梅说。
同时,向晓梅表示,中央已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即按照职业来规划。这首先要求农民专业化和知识化,因此政府要有意识地培训农民,提高其技能。陈瑞爱也建议,成立专门的农业发展基金,对新技术做系统性培训,帮助农民转型。
程萍也表示,“互联网+农业”的新业态,实际已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她以梅州一对卖柚子的父子为例:父亲建一个仓库卖柚子,一年销售额为3000万元。儿子则搭建了一个电商平台,3年多下来销售额已达到2亿元。“他已从原来单纯地卖柚子,到卖三华李、贡柑等广东特色农产品,后来不仅卖外省水果,还将国外水果引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