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我市新粮的陆续上市,全市300多家涉农加工企业全部开机大量收购玉米、水稻,通过改变销售模式和延长产业链条等方式提升粮食附加值。
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我市今年可加工销售粮食285万吨,实现收入96.6亿元,去掉原料运输等各项费用后,可增效10亿元。
我市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一直以卖原粮为主,粮食附加值不高,粮食资源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提高粮食附加值,让“粮袋子”转化为财富?
“目前的共识是改变营销模式和延长粮食产业链,把优质原料的价值‘吃干榨尽’。”市农委产业办主任谢文发说,最近两年,我市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和优惠的政策引来了大批粮食加工企业入驻,原粮在他们手中“镀金”后身价直线上升,有效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
一粒玉米能产生多大价值?
谢文发告诉记者,玉米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目前全世界有3000多种玉米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是玉米原粮的3—100倍,产业链越往下游发展附加值越高。
我市粮食加工最引人瞩目的是肇源展华有限公司,其60万吨玉米生化项目不仅带动了全市玉米加工产业的快速提升,还让玉米加工成为肇源的立县产业。
在展华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大型机械碾压、磨压后,金黄的玉米变成了一袋袋食用玉米淀粉。据了解,提炼淀粉只是展华延长玉米产业链条,精深加工的一部分。他们还从玉米中提炼出蛋白粉、胚芽、玉米浆等产品,使产品附加值翻了10倍。
肇源县农业局副局长殷广峰告诉记者,肇源玉米年产量的三分之二都被展华消化掉,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千万元。
除展华外,博润、万德福等玉米加工企业也开足马力,其产品酒精、白酒和胚芽毛油等均走俏省外市场。
这边,玉米加工企业做得风生水起,那边水稻销售企业也正吞“金”吐“银”。
日前,记者来到肇源县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一进大院,巨大的烘干塔、大型运粮车、铲车映入眼帘。工人们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装卸、烘干。
“前些年,许多企业的营销理念还停留在‘坐家’销售阶段,所以增值率并不高。最近两年,随着稻米加工企业的增多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企业开始转变营销模式,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效果立竿见影。”谢文发说,
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就是“走出去”的受益者之一。
公司负责人尚大恒告诉记者,头些年,他们在家联系买家或者等待客商上门,从去年开始,派专人开拓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市场,今年的180吨水稻基本实现了未产先销。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米销售方式的变化,也提升了大米的身价,卖到各地批发市场的价格平均每吨可增收1400元,而销往商场、超市等领域,每吨则可增收2500元左右。
据市农委产业化办公室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大小玉米加工企业200多家,水稻加工企业120家,全市年加工玉米210万吨、水稻75万吨。今年我市将有超三分之一的原粮被农企点“粮”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