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00亩生态鱼年产量达10万斤,收入超过了120万元。”近日,酉阳县兴隆镇积谷坝村养殖户李强告诉记者,自从他实施“吨鱼万元”工程后,走出了一条高效水产养殖之路。据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介绍,我市从去年起实施“吨鱼万元”工程,今年范围扩大到25个区县、15万亩,预计每亩产值达1.4万元、新增水产品3.5万吨,新增纯收益5.25亿元。
目前,重庆市池塘养殖面积有80万亩左右,是重庆商品鱼生产的主要支撑。但区县池塘养殖的小而散模式不利于重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高效、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是重庆渔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而让李强养鱼致富的“吨鱼万元”工程又是什么呢?
“所谓‘吨鱼万元’,就是亩产一吨鱼,收入一万元。该工程主推‘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和‘一改五化’成套养殖技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曹豫告诉记者,我市自去年起实施该工程以来,达标池塘基本能够保持每亩2000元左右的利润,对重庆渔业“保供增收”和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重庆本地养鱼的盈亏点一般在亩产鱼700公斤左右,要达到亩产1000公斤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李强是积谷坝村第一个本科大学生,他达到“吨鱼万元”有两个法宝:一是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二是投喂纯天然农产品,且生产管理都走生态之路。目前,李强的100亩养鱼场主要养殖清波、虹鳟、中华鲟等冷水鱼。今年,他累计销售虹鳟、清波和中华鲟等冷水鱼10万斤,收入120万元以上。
“目前,该工程在我市酉阳、梁平、綦江、巴南、开县等区县推广。”曹豫介绍,由于实施“吨鱼万元”工程对池塘规模有较高要求,因而该工程多在占地50-100亩的养鱼大户中推广。养殖户通过对老旧池塘进行整体改造,采用节约、生态、高产的池塘养鱼模式,推动重庆渔业达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的。
其中,梁平县在实现“吨鱼万元”规模化养鱼生产时,带动全县近8000余亩渔业专用塘开展集成技术推广升级,提高了池塘养殖的单产水平;而涪陵区则因渔业历史积淀较深,在全市“吨鱼万元”工程推广中,规模专业化程度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