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山东省棉花生产正处于植棉面积锐减、农民植棉意愿不高、补贴政策又不明朗的历史转折期。日前,全省棉花生产工作会议在滨州召开。会议指出,2017年,山东省将深化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棉花收获机等优先满足农民需求,敞开补贴。然而,关于2017年山东省棉农能否享受到目标价格制度带来的补贴,目前政策还不明朗。
植棉收益大幅下跌
众所周知,棉花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作物。据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站长王桂峰介绍,在植棉成本中,人工成本占到了62.5%,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70%。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农民进了城。植棉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目前,一亩棉花的生产成本是1700元左右,但收益只有2200元左右。与务工相比,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农民植棉的比较效益太低。
王桂峰坦言,山东省棉花的生产、加工、纺织、流通环节是严重分离的。我省作为纺织大省,棉花加工、纺织、印染、服装等门类齐全,纱产量占全国的1/4,棉花加工纺织服装业出口居全国第一。然而,真正采用地产棉作原料的企业却极少。这也间接导致了植棉效益的下跌。
鼓励地方财政补贴棉农
记者了解到,2014年新疆自治区正式启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已使用多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正式结束,目标价格试点政策,作为国家改革方案,仅在新疆执行,当新疆棉花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只是实行定额补贴方式,我省2014年的补贴价格是235元/亩。2015年是150元/亩。2016年的具体补贴政策尚未出台。目前,财政、发改、统计部门正在做2016年植棉面积的统计核实工作。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去年年底,省棉技站经过大量调研,以省厅名义向农业部上报了完善我省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报告,目前还没有反馈。
王桂峰说,希望各级政府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对棉花产业进行重新定位,最好能在财政蛋糕中切出一块来直接补贴棉农。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县级干部说,他们可以保证的是会把各项政策向棉农倾斜,但是让县财政专门拿钱补贴棉农还是不太现实。
棉花市场触底反弹
据王桂峰预测,根据目前的供求关系,山东省2017年的棉花价格会稳中有升。
从全国棉花市场情况看,2016、2017年度棉花价格同比有所回升,棉花市场显示触底反弹态势。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测,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产不足需,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下降,预计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将小幅上涨。
国内来看,尽管近期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不佳,但人民币贬值将增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近几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下降,产量减少,全国和我省棉花产需缺口扩大,棉花供过于求的形势有所缓和。受年度国内棉花质量较好、产需格局偏紧等因素影响,棉花价格将比上年度有所提高,植棉的预期收益较为明确。
棉花收获机将获敞开补贴
王桂峰坦言,山东省每年对棉花的总需求量是240万吨,而山东的棉花总生产量还不到50万吨。这中间190万吨的差距,仅仅依靠新疆棉与进口棉,长此以往,对我省纺织业稳定发展存在较大风险。令他担心的是,山东棉花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按照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棉花收获机等要优先满足农民需求,敞开补贴,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额可达60万元。各地要调动和保护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及棉花采摘机的积极性,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和机械收获程度。”省农业厅副厅长褚瑞云说。
全程机械化是方向
会议指出,山东省将开启适合家庭经营规模、种植方式特点的棉花采摘机械及其他整枝、打药、除草等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配套机械研发,大力加快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特别是小型采棉机的研发及配套农艺技术集成。
“我们鼓励企业成为棉花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建立棉花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贡献率。”王桂峰说。
棉花区域地标品牌战略是市场细分、化解棉花同质竞争、去库存的有效手段。王桂峰说,山东要利用鲁西南高效棉区、鲁北滨海盐碱地、鲁西北黄河故道棉区特定的地域品种、环境、种植方式、以及文化历史传承所形成的特定棉花品质,打造我省地标棉花品牌,促进我省棉花生产发展方式由“以量取胜”的低端路线向“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盈利”的品牌路线转变。
“要以区域棉花地标品牌创建为切入点,推进各地的棉花生产、加工、纺织、流通服务一体化,研究实践滨州良好棉花以及区域自然棉花、生态棉花、有机棉花品牌标准试验示范。”褚瑞云说。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我省要延伸棉业链,打造中高端及特色棉花种植生产供应链,拉长并形成棉花全产业价值链,开拓出有国际竞争力的鲁棉系列优质生态棉花地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