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浙江宁海晨曦水产公司采访时发现,技术人员在办公室里点点手机便能查看养殖池水质数据、饵料消耗状况和白虾生长状态,实现养殖的远程监控。原来该公司将高效循环水分汲养技术用于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并引入自动化控制、增氧系统和在线监测技术,做到用手机养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取得单茬平均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逾12万元的佳绩。
海水养殖一直是个苦活计。但近年来,宁海县大力开展渔业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以科技创新引领“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变。今年,宁海县在大佳何高湖塘和蛇蟠涂园区设置两个全市首批海水鱼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点,将传统海水养殖从“散养”改为“圈养”,并引进水质过滤、自动投饵等设施,以解决水产养殖的尾水污染问题,降低人工操作强度。
除了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海水养殖,晨曦水产公司引进的“跑道式”养殖方法也让人耳目一新。养殖基地内占地约30亩的鱼池水泥铺地,砌出4条长长的“跑道”。公司负责人李林峰说,新加装的空气提水设备能让大黄鱼、黄姑鱼等在循环流水的“跑道”里快活地生长,“跑道”外区域则套养蛏子和虾,能有效提高鱼儿的成活率和鱼塘总产量。而鱼类粪便、残饵冲进沉淀池收集后,还可当农田肥料用,实现“零水体”排放。而在一市镇海山丰水产专业合作社,“公寓化”养殖青蟹达到1.1万余只,与传统土塘养殖相比,青蟹成活率提高70%,平均亩产提高了30倍。据悉,实施青蟹公寓化养殖,“跑道式”、“生物絮团法”等技术的工厂化养殖面积约300亩,总产值可达1916万元。
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我县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4.5万亩,产量、产值、利润较建设前均提高了20%以上,大大提升了养殖生产综合能力,促进了养殖户的增收。同时,我县还不断探索智慧养殖模式,底铺网缢蛏养殖推广10000亩,亩均创收近万元;稻鳖、虾菜、茭白泥鳅立体种养推广200亩;对虾设施大棚养殖共投产1600亩,平均亩产可达3000斤,是传统养殖产量的10倍以上,为养殖户带来近1亿元效益。今年初,3家养殖单位被新列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名单,全县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17家,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