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通州区一批小农水工程陆续开工,明年5月20日前完工,将惠及平东、刘桥和兴东3个镇12个村5.5万人。通过连续6年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通州累计新(拆)建泵站366座、防渗渠道1005.6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5.8万座。
小农水点多面广,是农田的“毛细血管”,很多地方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管理,造成水渠堵塞,泵站无法正常使用,农民意见很大。2009年,通州区通过竞争立项,成为全国第一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第一轮工程涉及10个镇36个村,3年完成投资8981.18万元;第二轮也分3年安排,计划投资2.57亿元,2012年、2013度工程已经投用。
重建轻管,历来是小农水工程建设管理的弊病。通州探索小农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权,搞活经营权,相继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民义务监督员管理办法》。通州区财政局副局长吴雪华说:“通州小农水工程建设资金由中央、省级财政补助和地方配套,竣工后整体移交给当地镇政府,产权和监管权归镇政府所有。各镇择优选择运行管护机制,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相关镇进行考核。”
刘桥镇英雄村文明桥泵站打水员羌杰川说:“财政拿钱,对泵站、水渠等进行改造后,我获得了经营权,我的地盘上每亩灌溉水费就降低26元,农民高兴着呢。”目前,通州中央小农水建设项目区面积达21.9万亩。实施后,中稻泡田期缩短1至2天,单次灌溉开机时间减少5小时左右。据南通市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试验研究成果分析测算,年节水5184万吨,年节电210万千瓦时,年省工日24万个,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52元。
7月15日,省财政厅、水利厅通报全省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绩效考评情况,通州区第四次获得优秀,并获省级奖励资金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