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草帽,肩扛锄头,脚穿一双解放鞋,艾剑辉顶着初夏骄阳,穿过田间阡陌,在一片南瓜地里开始劳作。
艾剑辉是江西德兴市张村乡南岸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自2014年大学毕业就来到南岸村,扎根在此近三年。黝黑的皮肤,满手的厚茧,看上去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南岸村是一个有着百余户人家的小山村,并没有独特的资源,青壮劳动力多以外出务工为主。留守老人和妇女们在农闲之余,会做一种当地特色小吃:南瓜粿。
新鲜南瓜切片,经过阳光暴晒,放进锅内蒸熟,再将南瓜、辣椒用糯米浆和匀,蒸煮成糊状,再铺开反复暴晒数天,即成香辣可口的南瓜粿。
制作南瓜粿,在当地已有近百年历史,原作为杂粮充饥,后来成为休闲小吃。南岸村靠近省道,早些年少数村民将南瓜粿运到外地,在菜市场摆摊售卖,赚些零花钱。
南岸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南瓜粿,虽在当地小有名气,但规模较小,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每家制作的南瓜粿味道不同,无法形成规模、品牌和效益。
能否把这个特色小吃打造成品牌产品?如何带动更多人制作南瓜粿,发展农村经济?2016年初,艾剑辉反复思考这些问题。
100斤新鲜南瓜,晒干后可做成9斤南瓜干,加上5斤糖,6斤糯米粉,少量辣椒,可制成约20斤南瓜粿,售价为400元,而100斤新鲜南瓜只能卖到50元。制作销售南瓜粿的经济效益与销售新鲜南瓜相比,效益翻了数倍。艾剑辉提出带动全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南瓜粿经济的想法。
这一想法的提出,得到张村乡党委书记曾德基的大力支持,艾剑辉坚定信念,带动南岸村开启“南瓜经济”发展之路。2016年春天,艾剑辉动员更多村民大量种植南瓜。4月播种,8月开始收获,9月初举办首届“南瓜节”,并在张村乡官方微信平台推出“满村尽晒南瓜粿”的宣传信息。
“南瓜节”活动非常成功,网络宣传也引起连锁反应,网上订单不断飞来,以往全村南瓜粿销售总额不足10万元,当年却突破了100万元。村民李友根说,南岸南瓜粿成为当地品牌农产品,村民去外地市场售卖南瓜粿时,都把身份证带在身上向顾客出示,表明是“正宗产品”。
“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在村里帮着村民接网络订单,登记、取货、开车送货。”艾剑辉说,秋天是村民收获的季节,也是他这一辈子最忙碌,最充实的季节。
转眼是2017年初夏季节,艾剑辉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在南瓜地里锄草、松土、施农家有机肥,更多村民加入了南瓜种植队伍。南岸村规划了10亩地,作为南瓜种植观赏基地,建造了180米的南瓜长廊,用于吸引游客采摘,发展乡村旅游。
“村里种的多是传统圆形南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是真正的有机食品。大的南瓜每只可长到30多公斤,亩产可达一万斤。”村民李友根说,现在尝到甜头了,今年全村种植了300亩南瓜,下一步要进行规模生产,他正准备购买烘干机、真空包装机等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做好南岸南瓜粿品牌。
“南瓜粿这个项目非常成功,促进了村民在家门口生产、就业,未来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有效地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张村乡党委书记曾德基告诉记者,南岸村目前从事南瓜产业的有80多户,每户可年增收约6000元,今年该村贫困户可全部实现脱贫。
金灿灿的南瓜,加工成南瓜粿,进行规模化生产,运用互联网销售,实现了更高的经济价值,带动了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大学生村官艾剑辉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南瓜哥”,也得到更多关注与好评。
“南岸村南瓜经济的发展升级,是乡村传统农业与电商结合、与精准扶贫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德兴市副市长叶树林表示,扎根在农村基层的年轻大学生村官,用自己的胆识、智慧和现代电商经营方法,为山村经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赞扬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