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萝卜20元,两块豆腐20元,一把韭菜也是20元……你没看花眼,这真的就是菜价,更不可思议的是,如此高价的蔬菜还供不应求。
“你看,这片土豆马上可以上架了,那片蚕豆也能采摘了。”站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杭州锄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凌小飞手指着远方绿油油的一片菜地,言语里颇有些兴奋。他的锄禾商城正式运行一个多月,订单不断飞来,客户也好评不断,如此业绩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凌小飞是湖镇溪底杜村人,做了12年的食品批发生意,去年他与朋友合资成立了杭州锄禾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就在沐尘乡社里村仁峰自然村。说是“科技农业”,但“锄禾”走的却是回归原始的传统农业种管模式,而定位也非常明确———走高端路线。
“承包了百来亩,目前种了60亩左右。”去年9月,“锄禾”聘请了村庄附近20余位老农作园丁,根据季节陆陆续续种上了萝卜、青菜、韭菜等蔬菜。“我们要‘土’到底。”凌小飞说,“土”就是“锄禾”的卖点,不搭大棚,不用现代化的农具,不施农药……
67岁的黄兰生是这里的园丁,他说刚开始特别不适应。那时萝卜苗长出来,蚜虫也渐渐冒上来,结果被告知要“手擒”害虫,让他们惊讶不已。他们的手速终究抵不上虫儿蚕食叶子的速度,没几天,萝卜苗就剩下光秃秃的杆子了。在场的一位园丁看着惋惜,就偷偷摸摸地自掏20元钱买了些杀虫剂治了治。果然,绿叶又冒出来了。几日后,凌小飞来“巡山”见着奇怪,得知原因后,马上命人把那100多平方米的萝卜苗铲除了。“不施肥,不下农药,肯定会健康些,这样价格就高了。”直到现在,黄兰生也不明白为何蔬菜卖出了肉价,但在他看来,这两者肯定有关系。
去年,蔬菜上市后,“锄禾”利用手头上的资源,确立了将近50位高端客户,作为免费配送对象。“基本都是杭州地区的,每周一、五各配送一次,菜品6种左右。”“锄禾”下大血本,对这些客户免费配送持续将近半年。
上月,凌小飞停止了免费配送,正式开始上线运营。客户可通过手机,在APP商城按需下单,一份菜量为一盘,每份蔬菜统一价20元,荤菜则为120元。客户下单后,“锄禾”与合作的物流公司配送至杭州。“追求环保,包装纸袋和箱子我们均要回收,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凌小飞说,因为种子成本和人工投入都很高,所以定价也高,但找到了适销的高端市场,依然有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