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京:山乡致富“领头雁”
曾经,他是三瓣石村的一名普通农民,退伍回乡后,他将自己紧紧地和村民联系在一起,带领着他们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他就是界石镇三瓣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秀京。
1980年,谭秀京参军入伍,成为烟威警备区的一名炮兵侦查兵,在部队,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
1984年,谭秀京退伍复员,回到家乡界石镇三瓣石村。30多年来,他带领着三瓣石村的干部群众在建设家乡、增收致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取得了累累硕果。当选为威海市人大代表、在2010年环境整治工作中被评为“威海市先进个人”,多次被文登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三瓣石村是一个只有40余户,132口人的小山村。1984年上任之初,村集体经济薄弱,尚有3000多块钱的外债,人穷村弱,摆在谭秀京面前的问题很严峻。
为了尽快改变村里落后的经济情况,谭秀京带着村民四处找活干,听说昆嵛山上有单位征用民工搞建设,他便主动联系对方,表示可以先承包一部分工程,等工程完了请他们验收合格后再付工钱,深深感动了对方。凭着朴实和执着的精神,村里承建的工程越来越多,工程量也越来越大,当年就还清了村里欠债,百姓们对这个新书记赞不绝口。
身为村里的“当家人”,谭秀京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如何让村集体的收入更多一点?
刚回村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谭秀京从邻居家里挖了二三十颗樱桃苗,结下了不少小樱桃,自己吃着酸甜可口,招待客人也深受欢迎。谭秀京眼前一亮,种植樱桃或许能成为帮助村民致富的门路。
看着小樱桃好活,结果又多,村民们都跟着种了起来,三瓣石村樱桃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1989年,罐头厂送来一些大樱桃苗,希望村民引进种植。可是,没有大樱桃的种植经验,村民们发了愁,没有一人敢尝试。
谭秀京站了出来。带着军人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他心甘情愿做群众的“领头雁”。
他尝试着在地边栽种了18颗大樱桃,起初大樱桃连年不结果,谭秀京四处打听,寻找种植良方,精心护理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大樱桃种出个样,为村民致富打开新思路。
终于在五六年后,大樱桃开始结果。饱满的樱桃挂在翠绿的枝头娇艳欲滴,谭秀京心里甜如蜜。
大樱桃成熟期长,品种多,采摘也比小樱桃省事,一上市就深受欢迎。谭秀京当即决定,将自己在梧桐庵村包的10亩地全部种上大樱桃。
眼见大樱桃种植效益可观,谭秀京马上利用党员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推广大樱桃种植。他先后多次去外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优良品种,指导村民种植。
他认为要想致富,就必须要转变思路,将樱桃发展为产业,做大做强。靠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谭秀京带领着三瓣石村的群众,在樱桃种植的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渐渐地,村里樱桃种植渐成风气,成为村民田地里的“摇钱树”。
如今,“青山绿水红樱桃”逐渐成了文登旅游的一张金字招牌。仅靠着樱桃收入,三瓣石村人均年收入1万余元。
村里的黄泥路崎岖不堪,上山的路更是杂草丛生,这样的环境,吸引不到游客,更不能做活村里的旅游经济。谭秀京深深地明白这一点。
为此,他带领着村民自己动手拉石子、填沙,硬化村路和山路2万多平方米。
那段修路的日子,虽苦虽累,却在谭秀京和村民心里种下了同甘共苦的种子。“当时村里一有点收入我们就开始修路,断断续续地修了有四五年。”谭秀京说,直到2010年,三瓣石村修路工程才宣告结束。
三瓣石村山泉水纯净甘甜,水资源丰富,谭秀京相信,只要自己把准备工作和后续服务做好,一定能引来“金凤凰”。
于是,谭秀京和村民商量,打了三口井,让前来投资的矿泉水厂能迅速投产。如今,通过租赁土地、厂房、劳务等,村集体的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彻底改变了过去人穷村弱的面貌。
眼下,樱桃红了,游客来了。谭秀京和三瓣石村村民又忙活了起来。下一步,他计划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打造文化娱乐中心,深入推进全面改厕,乡村旅游等工作,让三瓣石村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