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武山县十里八乡村民齐聚蔬菜批发市场,展示各种植基地新鲜蔬菜及寻求新的供货商。洛门镇文家寺村有1100多亩蔬菜,属于地少人多的村子,人均耕地只有0.6亩。但近几年,村里通过技能培训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提高了农民生产蔬菜的质量,注重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在田间地头就销售一空。
文家寺村的村民马兴文高兴的告诉记者,“我们村春季的时候主要种西红柿、番瓜等,秋季重要种蒜苗,去年蒜苗的价格比较好,一亩地能收成2万到3万。”
夏日炎炎,清池村田间一簇簇绿油油的韭菜招人喜欢,可武山县农业局农艺师马宝平告诉我们,这些韭菜现在不会上市,将会在冬季春节前后上市。地里种了三年韭菜后,韭菜的密度会加大,品质下降,必须进行设施种地。经过栽培设施方面不断改进,清池韭菜基地从原来的一层大棚增加到了三层内膜覆盖,实现了越冬生产。
据马宝平介绍:“种韭菜要三年换一茬种蒜苗或其他蔬菜,三年后将全部菜堆在地头,所有土地进行夏天的高温,冬天的严寒进行整个土壤锄地,春节前期主要进行积蓄养分,加强营养管理。在管理上,我们打季节差销售,冬季是韭菜的销售旺季:冬季的时候价格高且病虫害较少,韭菜的品质是最好的。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韭菜品质,而且还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优质的土壤,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气候,方便灌溉的水源,质朴的北顺人通过多年的品种选育、精心培育,种出了绿色有机、优质健康的北顺牌黄瓜。马力镇党委书记张羽果告诉记者,“蔬菜产业园有专业的生产合作社和经纪人,帮助村民种植黄瓜。在市场竞争中,北顺的黄瓜以品质取胜,我们的黄瓜更是供不应求。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值近3000万元。其中农民收入的85%来自于种植黄瓜,蔬菜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可以说是一根黄瓜养活了一个村!”
据悉,蔬菜产业是武山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该县按照“抓点、扩面、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39万亩,总产量122万吨,产值22.5亿元,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面积稳步扩大、质量逐步提升、销售渠道通畅、效益不断提高的良好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