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湖南省双峰县甘棠镇祠堂湾村贫困户刘赐来,看着村里一天天在变:先是两个组争斗了近半个世纪的水井扩为池塘蓄水,全村人都喝上了自来水;后来村上的道路全部得到了硬化,又修建了村级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种了树,装了路灯,村子一下子美了起来;再后来,村上的石头山上种满了牡丹、芍药,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来游玩;如今,村里打造了5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50亩黄鹂芽茶基地以及600亩油茶林,每天光在基地干活一人就有100多元的收入。
看到记者,刘赐来高兴地说:“这都搭帮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石头山里迎来新希望。”
祠堂湾村,距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示范点野鸡坪不到10公里,山脉相连,顽石遍野,同是“干死蛤蟆、饿死老鼠”的地方。该村有12个村民小组、286户1169人,到2014年底仍有贫困人口282人。村里四分之三的村民散居在石头旮旯里,人均耕地仅0.4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刘赐来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他94岁的老母亲已经卧病在床10年。10年来,他们夫妇俩尽心照顾,毫无怨言。很多村里人外出打工赚钱,他们夫妻俩却守着薄田,伺候着老母亲,生活清苦。
2015年上半年,省审计厅扶贫工作队进驻祠堂湾村时,村里正被地里用水问题困扰。这时,湘西十八洞村传来“在外租地1000亩种猕猴桃”的消息,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思路开阔了:石头山里怎么脱贫,种水稻太耗水,何不改种猕猴桃?经当地农科所化验,村里土壤适合种植猕猴桃。尽管如此,能否结果?是否好吃?大家心里都没底。
村党支部书记刘进晚带头,率先试种30株猕猴桃,没想到第二年就挂了果。一尝,肉多汁甜,美味可口。第二年,村里成立猕猴桃农民合作社,其中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种了50亩红心猕猴桃。每亩土地流转租金400元,务工农民人均月工资2000多元,大家不用去争水了,贫困户也有了稳定的进账。村试验田里,竟有一根藤结了近500颗猕猴桃,密密麻麻如葡萄串串,被游客称为“脱贫果”。
2016年,刘赐来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也种了一亩红心猕猴桃,精耕细作,当年就挂了果,收入2000多元。今年,猕猴桃长势更好,有望收入翻番。为了争取早日脱贫,去年他在山里开荒,又种了2亩瞿麦草。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快乐地背着从地里收割来的50多公斤瞿麦草走在回家的路上。
除了缺水,祠堂湾村还缺地,漫山遍野都是顽石。可在扶贫工作队队长王惠春看来,顽石也是宝贝。“这么多惟妙惟肖的石头,何不利用起来,打造双峰的石林,发展乡村游?”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发动群众,在石头缝里种上了100亩牡丹、芍药,打通了环山游便道。今年春天,牡丹花、芍药花争先绽放在石头山上,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观赏。“几家农家乐每天生意火爆,有时一天就赚几千块钱。牡丹、芍药的根,还是有名的中药材,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王惠春盘算道。
通过扶贫项目的支持,祠堂湾村今年还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建了60千瓦的光伏电站,实现多产业联合发力。“今年,村里37户贫困户将全部脱贫,贫困村整村出列。”刘进晚信心十足,并向记者发出邀请:“再过两个月,来吃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