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有155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马铃薯,分布区域之广仅次于玉米,是第二个分布最广泛的农作物。近年来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0.2亿公顷左右,总产量3.3亿吨左右,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是第四大粮食作物,总产量和产值均占粮食作物的13%左右。1993年以来,发达国家马铃薯种植面积以年均1.2%的速度减少,发展中国家以平均2.4%的速度增加,马铃薯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和消费国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自2015年开始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为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契机。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5亿亩,届时鲜薯产量将增加到2亿吨左右。
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节水农业与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马铃薯单产增长,部分地区马铃薯在粮食收入中的贡献已达40%。他认为,马铃薯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担当重任,目前产业呈现上升势头。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马铃薯在单产水平和品质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直接影响到其商品价值和贸易发展。
6月上旬,2017中国马铃薯高效种植与土传病害防治大会在“中国薯都”内蒙古乌兰察布隆重召开。马铃薯产业领域的13位专家与农业科研院所、新型肥料生产企业、农资流通企业和马铃薯种植户代表400余人参会,与会代表围绕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发展进行研讨,为中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马铃薯集粮、菜、药于一身。在四大粮食作物中,马铃薯丰产性最好、单产最高,而且产量提升潜力巨大,其种植范围之广、生态适应性之强,是其他三大粮食作物无可比拟的。尽管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但不得不面对单产仅列世界第92位的事实。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金黎平研究员认为,种薯质量参差不齐、高效增产技术推广应用滞后、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经营理念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主要制约因素。另外,行业标准不健全、市场监管能力低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铃薯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与配套科学的栽培、施肥、病害防治、田间管理技术是关键。
盲目种植产业风险加大
丰产不丰收,不仅在果蔬上频发,在马铃薯生产上也显现。据全国农产品价格大数据平台对2017年5月11日~6月9日期间全国马铃薯批发均价的监测,30天内全国马铃薯批发均价从2.47元(公斤价,下同)跌到1.96元,下跌26%;同时,内蒙古马铃薯批发均价低于同期全国均价30%左右,约为1.55元。
“以山东为例,进入6月以后,滕州、临沂、泰安、青岛等多地露天马铃薯集中上市,价格在1.2元左右。同时,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地马铃薯交易迟缓,市场行情疲软;甘肃、辽宁等地也有早熟马铃薯上市。整体而言,市场货源充足交易量少,过剩出现。后市马铃薯价格将会低迷,建议薯农错峰上市。”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所长王道龙说。他表示,国家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部分种植户改种马铃薯,加上2016年马铃薯种植比较效益较高,马铃薯面积迅速扩大。他认为,盲目种植给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风险。
6月上旬,2017中国马铃薯高效种植与土传病害防治大会在乌兰察布召开,乌兰察布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王荣贵表示,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市场流通效率低,“卖难买贵”和“丰产不丰收”等始终是马铃薯健康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区域种植产业格局初成
国内马铃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过去近50年里,中国马铃薯消费量增加了近4倍,食用消费量增长4000万吨,占同期粮食消费增量的69%左右。近4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分别达到7620万亩和7328万吨,分别增加了3.9倍和5.7倍。这是中国唯一的面积与总产量双增作物,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
马铃薯种植区域化格局基本形成。形成了区域相对集中、各具特色的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等四大区域。随着马铃薯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加工业迅速发展,储运销能力和生产、加工、销售的组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为保障市场供应,提高储藏质量,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甘肃等马铃薯主产区建成了一批种薯储藏库,总储藏能力在200万吨以上。北方鲜食马铃薯各类储藏库储藏总量占鲜食马铃薯产量的50%左右。大型加工原料薯储藏库主要由企业建立,总储藏能力在100万吨左右。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广存研究员表示,从全球消费结构来看,将近50%的马铃薯用于家庭主食或蔬菜,50%用于食品加工、淀粉加工、饲料和种薯等。亚洲是全球马铃薯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马铃薯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30%以上。不过,从单产水平来说,我们与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较大,尤其是单产水平低。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十三五”马铃薯产业开发规划:2020年马铃薯总产量1.3亿吨,30%用作主食加工;2025年达2.2亿吨,约1亿吨用作主食加工。
制约因素产业健康瓶颈
金黎平认为,影响中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种薯资源缺乏、研究滞后,新品种选育重大突破少,结构不合理,优质和早熟抗病、市场适销、丰产稳产品种缺乏;劳动密集型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整体效率、质量控制技术差,种薯量少、质次、价高;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频繁发生,防控能力差;水肥利用技术水平低、生产管理技术粗放,主产区单产水平低,早熟和规模化种植过度利用水资源,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引发土壤、环境和生态等问题。
国家马铃薯营养施肥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樊明寿教授表示,马铃薯在中国一直被当作蔬菜和原料来利用,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随着马铃薯主粮地位的确立和主食化进程的加快,制定中国特色马铃薯消费战略,深化马铃薯消费研究;加大马铃薯加工食品研发,推动马铃薯消费多样化;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消费,改进传统食物消费结构;加大马铃薯及其营养价值的宣传,科学引导马铃薯消费,对拓展马铃薯消费市场与推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通马铃薯产业链,实现农商对接,增加马铃薯在饮食中的比重,进行商品化开发,如开发马铃薯全粉或淀粉比例适当的主食产品、方便快餐食品和半成品等,将带动马铃薯产业从数量到质量的全面升级。
优良品种高产高效基础
“当前国内马铃薯生产利用的品种类型、薯形、外观和品质仍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金黎平研究员介绍,截至2014年底,中国育成马铃薯新品种430多个,但绝大部分为鲜食品种,加工专用品种少;从1999~2013年,共有77个新品种申请保护,只有17个获得新品种授权。
他认为,马铃薯品种应用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市场适销、丰产稳产品种,尤其是早熟、加工品种;二是品种特性和适宜区域不明确;三是品种管理不到位,一种多名、多种同名现象多,假品种影响真品种销售,侵权事件时有发;四是品种类型、结构不合理;五是新品种推广与种薯生产体系结合不紧密,推广应用慢。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马铃薯优质高产。马铃薯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和非生物胁迫,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重视,选择更抗病、更高产、更优质的品种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缺水农业大国,培育耐肥水、耐旱、适合保护地和地势较低地块种植的品种,对于解决马铃薯高产高效难题有重要意义。
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品种利用的进步。该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蔚米胜直言,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与栽培技术创新,大大提升了马铃薯产量与品质。
“育种创新是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基础,在粮食危机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培育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是育种家与企业家长期奋斗的目标。”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广存研究员说。
科学施肥用地养地结合
随着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进,产地土壤修复与科学施肥迫在眉睫。
“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就要在种植过程中做到合理施肥、对症施肥,并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沃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颉红涛深有体会。沃丰农业在2017中国马铃薯高效种植与土传病害防治大会上展示了独创的马铃薯高产高效“四维增效”模式与“黄金比例施肥”理论,提出了新思路。“四维增效”,就是通过菌种、生物刺激素、有机质和肥料增效包为土壤补充“能量”,提供有益营养元素,让作物“吃饱吃好”,还农产品原生态味道。“黄金比例施肥”理论,不仅突破了“长效”与“速效”平衡的难题,而且为马铃薯整个生长期提供全营养养分。
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农化中心主任曹宝忠表示,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土壤自我解毒功能丧失,阻碍了有益微生物的存活,有害微生物滋生,影响到马铃薯根系发育。马铃薯种植最怕的就是涝,这是田间感染晚疫病的主要诱导因素。马铃薯高产,首先要保证田地建立排灌通畅、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沃及pH5.6~6的微酸性土壤环境。硅谷肥业独创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不仅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成本降低20%左右,而且亩均增产20%~30%,节水50%。
病害防控防不住就治不了
马铃薯生产以无性繁殖为主,产品是多汁而营养丰富的新鲜块茎,较其他谷类作物更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种薯切块、催芽、播种、田间生长、收获、运输和贮藏等环节易被病原侵染,因此,必须掌握马铃薯病虫害、生理病害和缺素症的发生规律进行防治。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刘海明认为,马铃薯栽培土传病害如果防不住就治不了。防指的是微生物防控,治指的是化学农药治疗。必须先防后治,防治结合。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真菌性病、细菌性病、缺素症病和生理性病害。过去往往使用化学农药,殊不知,滥用药破坏了作物的生态环境,造成品质下降与土传病害加重,还会带来耕地质量退化。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防治,不仅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还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马铃薯抗逆性,提高产量与品质。
刘海明的观点得到了挪威·劳道克斯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北京十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希林的认同。马希林表示,实践和研究证明,微生物技术能解决滥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土壤退化和土传病害濒发问题。目前,十方技术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土壤生态修复剂,培育优势有益菌群,通过“根系-土壤-微生物”根际环境营造马铃薯健康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