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强化示范带动、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构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推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快速发展。市畜牧水产局统筹使用省级渔业发展专项资金、渔业油价补贴释放资金和市级现代渔业奖补资金,扶持发展规模以上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各县(市)也出台了稻渔综合种养专项发展资金,其中长丰县杜集乡出台的《支持稻田龙虾养殖发展的实施细则》,开创了全省乡级扶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奖补政策的先例。截至目前,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稻渔综合种养扶持资金达1500余万元。全市已形成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强化示范带动,重点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设。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规模推进,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长丰造甲、庐江泥河、巢湖柘皋三个稻田养虾万亩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近千户。示范区内通过发展2至3个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五统一”模式,进一步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
强化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稻渔综合种养知名品牌。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稻渔品牌创建,已先后注册了“渔知稻”、“爬行名将”、“过劲龙虾”等稻渔综合种养特色商标近20个;支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三品一标”认证,严格投入品使用,强化源头、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健康养殖率达75%以上。
合肥市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稻渔综合种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据初步统计,该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亩均稻谷产量可达459至500公斤,套养龙虾产量可达100至150公斤,套养生态鳖产量可达50公斤,套养鱼类产量可达200公斤,亩均效益达4000至5000元,经济效益是传统种植业的4至5倍。通过建立“稻渔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养殖代谢物和生物肥料代替传统化肥,大大提高了稻田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的效率,同时养殖的鱼虾又能帮助消除稻田害虫幼卵和杂草,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90%和50%以上,有利于促进有机稻、有机水产品生产,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随之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