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翔安区经贸局了解到,我市最大的家禽交易批发和屠宰中心预计将于明年1月中下旬启用。新家禽市场位于翔安区马巷镇洪溪村,届时,现有的高崎家禽交易批发市场将搬到这里,并有望突破现有的家禽屠宰模式,实现全市家禽集中定点屠宰,为市民提供安全更有保障的禽类食品。
现状
纯手工屠宰效率低,货源分散质量难把关
昨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殿前六路的厦门市家禽交易批发市场,大约2000平方米的交易区内,聚集着大大小小40多家批发商。“现在我一天大概能卖出两三百只鸡鸭。”从事了10多年家禽批发生意的朱先生告诉记者,销量相比往年没有什么变化,多数采购者都是购买活禽带走,只有小部分在市场内宰杀。
市场内专门的家禽屠宰车间约200平方米,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有4名专业屠宰人员在工作。节假日的客人最多,他们的工作量也最大,平时比较清闲。“忙的时候我们每天工作可能超过8小时,但最多也只能处理近百只。就拿大一点的公鸭来说,处理好要将近40多分钟。”一名工作人员说,传统的纯手工家禽屠宰至少需要经过放血、脱毛、过食用蜡、捡小毛等步骤。处理一只鸡鸭,平均时长都在半小时以上。
据了解,厦门市一天的家禽需求约4万只到5万只,部分由该交易市场供应,其余大量家禽则由不同渠道销往市民手中,货源比较分散,家禽质量较难把关,屠宰环境和使用材料的质量也难以知晓。
未来
产能满足全市需求 工序分开避免污染
据了解,新的家禽交易批发市场和屠宰中心总面积约23000平方米,交通便利,将集活禽批发中转、集中屠宰、分割、加工、冷藏配送功能于一体。
其中,家禽交易集散中心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现有场地的3倍。而家禽屠宰中心紧邻贸易区,厂区内引进了三条最先进的家禽屠宰生产线,其中,鸡的屠宰线大约需要五六十名工人,而鸭的屠宰线需要上百人。通过分工明确的流水作业,一条生产线的实际屠宰量约为每小时1500只至2000只,将大大提高屠宰效率。
而更为重要的是,新家禽中心按照家禽屠宰中各个环节对于卫生环境的要求,设有相应的车间,将避免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同时,厂区内配有禽产品的分割加工、冷冻、冷藏配送为一体的生产链。出厂的每只冷鲜鸡鸭都将有统一标识(二维码或条形码),可追溯产品来源。
据介绍,新家禽中心正式投产后,全线产能可满足厦门市一天全部的家禽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