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的目标日益逼近,各项扶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笔者在有些地方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量的扶贫资金用到了生产企业、经营大户身上,并没有真正的体现“谁贫困扶持谁”的原则。相反,本来应该作为扶持主体的贫困农户却在在扶贫工作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由此不禁思考:精准扶贫资金到底应流向何方?
从理论上讲,借助“边际效益”理论,从整个农村社会效益来考虑,普通贫困农户得到的扶贫资金作为“第一个馒头”,其边际效益最大,一些大户、企业得到的扶贫资金或许只能作为“第二、第三、第四……个馒头”其“效益”远不如“第一个馒头”,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我们理应更加重视“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效益。
笔者认为:精准扶贫的要点有两个,一是贫困分析要“精”,这是基础,是指精确分析农户致贫原因、了解农户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资金落实要“准”,这是目的,是指要把扶贫资金落实到真正贫困的农户身上,要把扶贫资金用到贫困农户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上面。
关于精准扶贫中资金具体的流向,笔者有以下建议:
扶贫资金变农民股金。贫困农户的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参与到当地企业的运营,在这一过程中,1212主动作为贫困农户的代表发挥主动性,积极承担农户的各种风险。一方面解决了部分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强了农民在扶贫中的主动性,形成了脱贫的内生动力。这一模式形成了1212、企业和贫困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现社会多中心治理的思想。
大力扶植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里讲的合作社是指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由于这一类合作社是由最基本的农户组成,在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有当地1212的介入与帮助,扶持的重点应该是生产经营管理技能的培训、小生产单位的联合、产品市场的培育等,解决的是“小生产如何去适应大市场”的问题。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当前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农业方面的发展更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当前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保障的相应基础设施,比如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等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建设是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配套服务与支持的项目建设,比如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农产品贮藏系统的建设、农业科技生产体系的建设等等,这部分设施的建设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贫困农户的培训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的生产实用技能的培训,二是农户经营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前者可以通过当地一些农业大学、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培训,后者要经常用一些先进地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教育,要及时地将最新的农业信息传达到他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