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下旬这个时节,在吉林省扶余市蔡家沟镇腰号村的大棚内,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西红柿,汗水满脸都顾不上擦一下。各个收货点里,挑拣装箱的大姑娘、小媳妇手脚麻利,说笑之间,一箱箱粉红色的西红柿已摆放得整整齐齐。
最忙的人应该是腰号村党支部书记、绿兴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占军,联系收购客商、代表菜农商谈价格、协调解决装车外运等事宜,两部手机都显得有点不够用。虽然又忙又累,但刘占军平时严肃的脸上却挂着笑意。
20年前,周围的村都种玉米时,腰号村农民就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率先发展大棚黄瓜种植,当各地大棚黄瓜一窝蜂兴起时,这个村已经转产,大面积种植西红柿套栽油豆角。2010年7月15日,那时还是棚菜经纪人的刘占军牵头成立了蔡家沟镇腰号村绿兴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菜农们种菜、卖菜提供服务。2014年,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占军为村里抢先争取到投资800万元的新菜地开发建设项目,建起53栋高标准大棚和28栋日光温室,开始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引领棚膜蔬菜向高端发展。
如今,全村蔬菜大棚已发展到1563多栋。今年,全村的头茬大棚香瓜卖上了好价钱,1栋占地1亩的大棚纯收入可达1万元,二茬西红柿套栽油豆角是腰号村的主产蔬菜,一栋占地1.5亩的大棚纯收入2万元。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么多的西红柿怎么卖成了大问题。刘占军以绿兴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联系一大批客商上门收购。眼下,每天在腰号村坐地收西红柿的客商就有50多个,高峰时,每天有100多辆装载25吨西红柿的大货车从腰号村出发,驶往上海、南京等地,腰号村西红柿在南方大城市市场有了一定知名度。
菜农们靠种植棚菜富了起来,本村和外地的村民们也跟着“沾光”,在西红柿产销旺季,腰号村一天的用工量达2000人,每人每天至少能赚100多元,用工季节从8月中旬一直持续到10月初。村里的餐饮等相关产业也被带动起来。说起今年全村棚菜收入,刘占军笑着表示:“预计能超亿元,人均2万多元没问题。”
下一步,腰号村将建设一座容量150吨的蔬菜保鲜库,逐步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广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技术,保证上市蔬菜的质量和安全,并将争取新项目,建立蔬菜采摘园,为全村棚膜经济发展再培育一个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