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科技支撑小麦全产业链发展

   日期:2017-08-30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289    评论:0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共同举办的2017年粮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现场考察会在河北省邢台市金沙河集团召开。在位于南和县闫里乡闫里村的金沙河示范基地,金沙河集团副总经理魏海京告诉记者,公司2012年成立了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经初步形成“公司+土地流转农户+合作社+职业农民”的新型模式。

 

  “随着土地流转面积的增加,我们发现越来越需要懂技术的职业农民科学管理田间生产。合作社开办了‘金沙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还获得了省农业厅的挂牌认可。”魏海京说。目前,学院已经培养了30名新型职业农民,在职学员50人,这些学员每人管理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土地,试种小麦和玉米新品种。“合作社把农技专家和育种单位、农机厂商、化肥厂商的专业人员请到一线,手把手传授学员种植管理方法。现在,毕业出去的学员都在金沙河的其他基地任职,推广他们的经验成果,让专业技能直接对口生产。”魏立科说。

 

  回到厂区,在一栋七层楼高的小麦制粉车间记者看到,小麦经过24层筛除后入磨研磨。而整栋车间只需要3名工人,实现了全封闭、无污染,并且出现故障时设备将自动报警提示。在制粉和挂面车间之间有输送设施链接,面粉生产后不经过包装,直接输送到挂面车间粉仓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污染。魏海京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建成了20多条挂面生产线,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2015年至今,公司在小麦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规模种植和科学管理的有机统一。”魏海京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岗位科学家张波博士告诉记者,“未来,应该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组织小麦生产,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保障原粮质量,进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