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广袤平整的金色田野上,4台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扫过,掀起一阵清新稻米香。作为沪上唯一的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江大米”近日开镰,市民有望在国庆节前尝鲜今秋新米。
“今年,‘松早香一号’的种植面积达到近万亩,几乎比去年翻了倍。”松江区农委副主任顾晓峰介绍说,全区共种植优质稻3.1万亩,其中9000亩为早熟品种,2.2万亩为中晚熟品种,成熟期自9月初持续至10月底。“今年水稻长势喜人,又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松江预计能为上海市场提供优质大米1.1 万吨。”
松江自古是江南“鱼米之乡”,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上世纪50年代,松江水稻栽培专家陈永康选育的“老来青”,以米质好、口味佳闻名沪上。此后,松江又引进“寒优湘晴”“苏香粳1号”等优质品种,“买好米到松江”成为上海市民“舌尖上的记忆”。
米粒饱满、晶莹透明,蒸煮之后米饭喷香、柔软清甜,松江大米的“软糯”在市场辨识度渐高,2014年“松江大米”成功获评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优质的种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先进的技术,让“国字号”松江大米始终保持着优良品质。
据介绍,松江区农技中心选育的早稻品种“松早香一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保留江南稻种优势基因。“松早香一号”不仅矮秆、粗壮、不易倒伏,收割时利于机械作业,而且穗大、粒重、空瘪率低,为高产稳产提供保障,因此连年在区域性试验中摘冠,深受松江家庭农场及闵行、金山等地种植户青睐。
“10月底上市的另一品种‘松香粳1018’也有这些特性,优质松江大米的市场供应将更为充足。”顾晓峰说。
值得称道的是,“松香粳1018”近日刚经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具有“松江血统”的大米新成员。
泖港镇黄桥村,地处三水汇聚的黄浦江源头,土地平坦、河流交错,成方连片。近年来,松江家庭农场生态化种植,茬口布局改善,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增加,耕作层普遍比常规土层厚8-10厘米,肥沃土壤赋予松江大米天然优势。
松江区还将“松江大米”项目纳入重点工作,明确松江大米年产规模逐步达到10万亩,成为上海地产中高档优质大米的领跑品牌。为此,松江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主由“卖稻谷”转变为“卖大米”,延伸农业产值链;筹建符合认证的稻米加工基地,配套低温储存设施,为全年新鲜供应创造条件;总结松江大米的栽培技术,使每一名种植户都能科学种田,确保“国字号”大米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