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渔业大省,2016年广东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2863亿元,比2010年增长77.1%.记者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了解到,今后一段时期,广东省将着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渔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7%.
建成产值超亿元渔业龙头企业
据了解,2016年广东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2863亿元,比2010年增长77.1%;水产品总产量874万吨、产值1196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9.9%和61.2%;渔民人均收入14486元,比2010年增长49.4%.
目前,全省建成国家级水产良种场5家、省级水产良种场58家、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9家,形成了国家级、省级良种场为龙头,地市苗种繁育场、县级培育场为支撑的水产苗种生产体系。茂名伟业罗非鱼良种场首创多元杂交罗非鱼,被授予“全国十大优质种苗基地”。
渔业工作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和大农业发展大局,有力推动了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渔区发展。近6年来,全省水产品出口保持占大农业出口的三分之一,渔业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成为大农业中的支柱产业。每年提供鲜活水产品超过8 0 0万吨,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保障了水产品消费需求。
不过从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总产量、海洋捕捞产量等指标来看,广东在全国并不具有优势。据省海洋与渔业厅消息,接下来广东将努力建设现代化渔业,力争到20 2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成一批标准化程度高、覆盖面广、产业承接与聚集能力强的现代渔业基地;建成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科技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年产值超亿元的渔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水产品牌;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渔业科技创新成果,渔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建成大型人工鱼礁区10个,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积极发展水产电子商务
近年来,广东渔业养殖设施得到持续改善。全省建成深水网箱2240个、工厂化养殖面积100多万立方水体、标准化池塘7万公顷,水产养殖平均单产从2010年的每公顷10吨上升到2016年的12吨,水产养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高。集装箱循环水高效养殖、微电解水质调节等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快速推广。
广州华大锐护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通过集装箱循环水技术实现了高效养殖,即通过控温、控水、控苗、控料、控菌、控藻,实现绿色生态化、精细工业化、资源集约化、市场敏捷化。通过该技术,华大锐护还成功在西藏林芝地区养殖热带水产品。
同时,广东也在积极发展水产电子商务。推进实施广东水产品“网上行”“北上行”,鼓励水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优化升级水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支持现代水产物流、水产品保活保鲜、信息标识与溯源等技术研发推广,发展智能化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促进水产品流通和销售。
在佛山,一条鱼“快递”到北京依然能活蹦乱跳。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低温暂养、纯氧配送”模式,使鲜活水产品运输50小时后成活率达到99%以上,运输成本仅为传统模式的25%.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发展线下活鱼配送实体店,待线下布点成熟后将发展线上配送平台。
继续推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
广东省是国内最先实现深水网箱养殖的省份,也是国内深水网箱研发中心所在地。2000年,广东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国产化深水网箱系统养殖装备。2005年率先发布《广东省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2005-2015)》,并在2009年进行了补充修订,提出要逐步构建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区。
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目前广东深水网箱主要分布于潮州柘林外海、珠海枕箱岛外海、阳江大镬岛、湛江特呈岛外海及周边海域等四大产业园区。《广东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规划期末,新增深水网箱将达2000箱以上,预计可新增养殖产量4万吨以上。预计广东全省深水网箱总数量累计可达4000箱,年产优质鱼约7万吨。广东将继续推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建设一批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
近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了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目前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鱼类主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军曹鱼、卵形鲳鲹以及鲷科鱼类和鲆鲽鱼类。
通过广东研究单位的系统研发,当前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达14级台风、6级波浪、耐流能力达1 .96节。是我国20-40米水深海域成为设施养殖的重要场所。同时,以抗风浪网箱养殖为纽带形成的巨大产业链,拉动网箱制造和网箱养殖两大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在增产增效方面,专家透露,深水网箱养殖产量达10-30吨/箱,单位水体产量是普通网箱的2.5倍,成活率比普通网箱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