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小农蔬菜的发展,让贫困群众因发展小农蔬菜增收脱贫。
日前,记者走进该县格凸河镇坝寨上寨组杨廷兴的小农蔬菜园基地,只见工人正为蔬菜奔忙,工人们或整地移栽菜苗,或加紧采收蔬菜销售,确保蔬菜种植获得好收成。
“我们装蔬菜的小货车,菜心能装2000斤左右,每天至少有一车菜,有时菜多的时候可以装三车。”杨廷兴说,他们的蔬菜主要销往贵阳、广东、深圳等地,有时候还远销香港。
“小农蔬菜是一个见效快、效益好的好产业,小农蔬菜的大力发展对于推进脱贫攻坚有着很好的作用。”紫云县委副书记陈德国说,目前,紫云全县小农蔬菜发展势头较好的乡镇有火花镇、猴场镇、板当镇等乡镇(街道办),小农蔬菜不能自产自销,更应该让好的绿色蔬菜走出“紫山”。
“蔬菜存在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性,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我们种植了20多个蔬菜品种。” 牛场坡村克吗组蔬菜园负责人万友福说,发展任何产业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销路问题,目前,他们的蔬菜销售蔬菜主要在安顺、贵阳一带就近城市,待蔬菜的配套设施、设备逐渐完善后,他们希望自己的蔬菜能销往沿海城市。
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紫云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撑群众发展小农蔬菜,今年全县计划新增小农蔬菜种植面积2700亩。
“情愿当一天只获取20元利润的老板,也不愿做能赚200元一天的打工女,毕竟打工不是长久之际,创业才是硬道理。”这是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尅座村村民黄果超回乡发展蔬菜园的初衷。
2016年底,黄果超返乡在尅座村尅座田坝流转10余亩良田,一口气搭建5个蔬菜大棚,踏入她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在她的带动下,短短一年时间,尅座村的小农蔬菜种植户已有近20家。
除了尅座村、坝寨村,记者了解到在板当镇小寨关村,去年成立关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1月启动黔电菜园蔬菜基地,建成两个总面积5200平方米蔬菜大棚,种植时令蔬菜和反季节性蔬菜;今年4月,猫营镇牛场坡村的5位村民在本村克吗组流转200余亩良田,建起了一个种植10多个品种的小农蔬菜……
小农蔬菜在紫云的发展不仅让一个个曾经的烂水田变成了绿油油的蔬菜园,还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
“以前在外面打工离家远,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现在在家门口的蔬菜园干活,比在外面方便多了。”在二关村下寨蔬菜园移栽菜苗的村民梁国香说,她与老板以返租倒包的形式,承包了6亩地,所有成本全是老板的,她只管种,蔬菜种出来后,老板按每斤0.62元回收,一个月下来,能拿到3500元。
“蔬菜园建设半年来,尽管合作社投入资金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收获,然后才有利润,但我们的200亩蔬菜园能长期解决50名贫困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感觉很有成就感。”万友福说。
据了解,这些小农蔬菜园,在扶贫领域中对贫困群众提供了多重增收效应,贫困群众获得土地流转费、就近就业劳动报酬的同时,还学到蔬菜种植技术,品种选择、应对市场的销售渠道后,为自己创业发展小农蔬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