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的稻田里,一辆久保田水稻收割机作业声隆隆,将一株株饱满的稻谷收割入囊。这批水稻是贤佑合作社今年种植的早稻新品系“沪早香软1号”,亩产530斤大米的收成让第一次尝试早稻种植的理事长陈登峰高兴不已。据悉,“沪早香软1号”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在上海已试种多年,面积大约在2500亩,今年12月有望通过品种审定并实现全面推广。其特性是香味浓郁、口感绵软柔滑有弹性。
贤佑合作社530斤大米的亩产产量乍听上去并不算高,但每斤10元以上的售价不愁卖,让陈登峰尝到了种植“国庆稻”的甜头。“奉贤区农户对于早稻的种植积极性特别高,目前‘沪早香软1号’在奉贤区试种面积在638亩,亩产量在350至500公斤,亩产值在4600至6200元,净收益是常规水稻的三到四倍。”市农科院作物所水稻育种专家吴书俊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大米市场年需求量大约在280万吨,每月需求约23万吨,而当前上海的国庆稻种植面积大约在4万多亩,可产新大米不足1.5万吨,远低于晚粳新大米在11月上市前的市场需求量。近年来,不少农户转变经营思路,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而选择种植“国庆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打开大米市场的敲门砖。
同样,奉贤区的青年农户郑维依靠优质“国庆稻”已在大米市场闯荡多年。今年,郑维在四团镇的基地种植的70余亩“沪早香软1号”于上月22号就开镰收割,为的就是抢占国庆、中秋节前的新米市场,其售价也维持在每斤10元以上。
除了“沪早香软1号”外,近年来,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应用现代育种技术,通过集聚早熟、香味和软米等优良基因,还相继育成了“沪早香软2号”、“沪早软粳”等早稻新品系。日前,松江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以18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市郊主栽的国庆稻品种“松早香1号”的品种使用权。可以说,国庆稻新品种的全面开花正积极推动沪郊农户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国庆前后新米市场的空白得到填补的同时,农户的收益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