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他和老伴在自家承包的荒山上办起了蛋鸡养殖场,从小试牛刀到规模养殖,从蛋鸡大批死亡到重振旗鼓……最终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他就是庙台村的周志东老人,一名太行山区的硬汉。周志东老人致富不忘带动其他农户,对来取经的人一律毫无保留,并计划和其他留守老人一起筹办养殖合作社,要和大家一起脱贫。
产蛋鸡的“咯哒”声此起彼伏 周老汉年收入10万元
灵寿县南营乡庙台村是个拥有60户人家、360余口人的小村落,地处太行山深山区。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植被茂盛、地形险要。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今年68岁的周志东和老伴陪母亲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属于典型的留守老人。周志东身躯瘦弱,是一位从未读过书的农民。粗糙双手上的老茧记录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把年纪的他,本应饱享清福、安享晚年,可是周志东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开凿荒山,养殖笨鸡忙个不停。
“远听鸡唱歌,近看鸡满坡”。在村口你就会听到,一群群产蛋鸡的“咯哒”声此起彼伏、响彻山谷。顺着鸡鸣声远远望去,北面山坡上有数以千只的散养笨鸡,被人们称为“一坡鸡”。走进鸡场你还会看到,自由觅食的、洗“砂浴”的、卧在产筐里待产的、产蛋后“放声高歌”的……场面很是壮观!这就是庙台村周志东在自家的荒山上开垦出来的蛋鸡养殖场。周志东说,他家养鸡场现在日产蛋三十余斤,年收入10万元以上。
或许有人觉得,年收入10万元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的确,他无法与当今的企业家相提并论,但是,这10万元对于一个地处大山深处、年近七旬的留守老人而言,又该是多么不易啊!老人为之付出的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份收入使他从贫困走向富裕。
穷则思变 家庭会议后周老汉说干就干
“当年结婚二十三,饥不择食少衣穿。只见棉袄絮外飞,不见衣扣缀两边”。这是对周志东当年贫穷落魄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年在生产队时期,可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周志东。他劳作一年,年收入也不过百元。23岁结婚那年,因家庭贫困,借了别人一件上衣才和妻子结了婚;常年吃不起肉,腊月里买上十斤猪油,这一年就算是“见荤”了;一年冬天,他为了充饥,空腹吃了不少黑枣,因黑枣在肚子里结团而疼得死去活来,母亲给他喝了一碗酸菜汤才使他幸免于难。提及这些往事,周志东眼含泪花……
承包责任制后,日子虽好些,但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近年来,为了给在外务工的孩子减轻点负担,他曾养过猪,也养过牛,但均因规模上不去,还是不能脱贫。为了拔掉这个穷根子,2013年,他酝酿着一个大胆的构想——卖掉家里的耕牛,在荒山上规模化养殖蛋鸡。
养鸡,周志东一不懂技术,二没有销路,老伴坚决反对。是啊,老伴的反对并不是没有道理。常言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万一赔了钱,这以后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
不甘心贫穷的周志东,反复考虑后还是想干,可他心里又没底。为此,召集其他兄弟一块儿开了个家庭会。二弟表示:“养吧, 我支持!销路和技术我负责!”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并做通了周志东老伴的工作。说干就干,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扛起铁锹、洋镐和铁锤就向自家自留地的后山进军了!后山,七八十度的陡坡,人都很难站稳,山上全是石头,周志东挖不动就刨,刨不动就砸,耗时整整一个冬天,硬是一锹一镐,一锤一钎地在荒山开凿出约三百多平方米的平坦场地,并就地取材,用石头、木棍、石棉瓦给鸡建起了二层“小楼”。
投石问路 养鸡场逐渐形成规模
对于周志东的家庭而言,的确是挣得起,赔不起呀。为了万无一失,他尝试着“摸着石头过河”。第一年,先买来100只蛋鸡做试验。他说:“我这100只鸡就是全赔了也不至于倾家荡产”。没想到,由于鸡蛋质量好,口味纯正、色泽金黄,虽规模有限,产量不大,但当年就给他带来了5000多元的经济收入。周志东淘到了养鸡后的“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他越干越有劲头。第二年就发展到300只,当年就收入3万多元。这3万元几乎是他往年全部收入的10倍之多。他的信心更足了,胆子也更大了,第三年又继续开凿荒山,养殖规模由原来的100只、300只扩大到目前的1000多只。并在石家庄注册了“周老大”品牌,所产出的笨鸡蛋每斤卖15元仍是供不应求。“按照目前情况看,我今年纯收入10万元应该不成问题”, 周志东高兴地说。
致富不忘带动他人 成功只属于永不言败的探索者
创业过程中周志东也有不顺利的时候,2015年,正当他干得顺风顺水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鸡舍打扫卫生,一进场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夜之间,突然死了五只鸡。昨天还产蛋的鸡怎么说死就死了呢?更可怕的是,接下来每天少则三五只,多则七八只,无论怎么施救都无济于事。每过三五天,他就用小推车推着满车的死鸡去深埋。周志东万念俱灰、百思不得其解。着急、失败加上外人的讥笑,使他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打退堂鼓还是重整旗鼓?当时周志东失眠了……
看着日渐消瘦的丈夫,老伴心疼地说:“你快给二弟打个电话问问吧!”他拨通了二弟的电话,二弟经过咨询相关的专家后认为,应该是小鸡出壳24小时内没有注射疫苗所导致的后果,在送往当地防疫站解剖求证后,结果和专家判断的一样,真正的“元凶”找到了。
兄弟们鼓励他:“成功属于永不言败的探索者,摔跤并不可怕,怕的是摔倒后再也站不起来”。周志东一跺脚:从头再来!他把鸡群整体淘汰后,重新买了1000多只鸡,这次他注意了购进鸡苗前的防疫流程,并注重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目前,他的1000多只蛋鸡已进入盛产期,日产三十多斤鲜蛋,日产值450元左右。
“房后荒山一大片,早已沉睡千百年。前无古人来开发,今有老汉把钱赚”。这是当地老百姓送给他的几句顺口溜。周志东的成功范例吸引了当地诸多乡亲前来取经、学艺。周志东将自己的养殖经验和教训向来访者和盘托出。目前,他已成为了当地贫困地区留守老人中的致富带头人!
眼下,周志东又萌生了另一个大胆的想法——等有了资金,要再办一个农村山地养鸡合作社,把想养鸡的留守老人们都吸纳进来,大家一起脱贫。我们相信,这位老人的小康梦一定能够早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