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喜欢打高尔夫,原本轻松自在的陈照米,却选择脱下西装,戴上草帽,干起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每次与陈照米聊天,总能被他身上的那种精神所感染,似乎在他身上,闻不到一丝“老板气”。
这几年,随着老板跑路、倒卖囤地、资本炒农地等词汇屡见报端,外界对工商资本下乡颇有微词,甚至一些地方直接禁止工商资本进村。我倒觉得,上述现象确实有,对这些风险加以防范也没错,但要避免矫枉过正,一旦因噎废食,那就大错特错。
现代农业早已不是种种养养的事情,而是关乎全产业链,需要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资本化等“多化互动”。而资本背后则意味着人才、文化、组织、模式、体制,还有企业家与企业家的精神、理念、价值观等多重要素。
陈照米的例子实际上说明了一个很好的道理:工商资本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就看如何创新商业经营模式。“米果果”有三条重要经验:首先,坚持农业为基础,并且要把每寸土地的利益最大化,三产融合绝对是主流方向;第二,老板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倾注汗水与灵魂,理清楚思路和定位,否则难逃“九死一生”命运;第三,不与农民抢饭碗、争利益,而是做农民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同时又要让农民得实惠、共发展。
做到了这三条,既解决了三大核心问题,又能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而农业也会因为高附加值,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相信,利用企业家的智慧和情怀,再加上顶层设计的引导和规范,这种从“资源农业”到“资本农业”的跨越式创新发展,终究会成为新农业的主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