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共享中药材合作社做零工得8000余元工资,加上家里种了几亩小黄姜,收入超过两万元,今年如期脱了贫。”12月5日,蓝山县浆洞瑶族乡茶源坪村水旦组瑶胞盘田姣说道,“我准备明年将家里的6亩旱田以地入股种植中药材,亩产将达到万余元。”
近年来,80后瑶族青年从试种8亩药材开始,注资180万元成立“蓝山县共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药材种植400亩,带动贫困户168户的事情,在蓝山县浆洞瑶族乡传为佳话。
2013年,道县师范毕业的李忠强,见家里的几亩田长满野草,心里十分难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忠强从网络上购买回射干、何首乌、桔梗、黄精等药村种苗,除在自家2亩水田外,还从邻居家租了6亩进行试种。
令李忠强没想到的是,这三种药材与浆洞瑶族乡的高寒气候和泥沙土质“水土相符”,除忙时请10余个零工除草外,基本上施下肥就能获得丰收。2017年,李忠强的首批药材被道县一家中药饮片加工厂一次性收购,获利8万余元。
“当初我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会获得这样的效果!”丰收就是鼓励,2016年8月31日,李忠强、盘义辉、廖松旺等5人合资成立“蓝山县共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200余亩,与168户贫困户签订种收或入股协议,产业辐射到浆洞瑶族乡全乡6个村,成为浆洞瑶族乡带动脱贫户脱贫攻坚的一首航母。
“产业扶贫是根本,就业脱贫是关键;一个地方有连续不断的产业,贫困户才有长期有效的收入。”浆洞瑶族乡党委书记唐建伟说,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产业扶贫,专门带领李忠强等人去四川、郴州、安仁、桂东、隆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依托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大规模发展黄精中草药产业。
唐建伟说,以前浆洞有中草药之乡的美称,黄精按国家标准的有效成分是45%,而浆洞的含量达到了75%的成分。每年端午时节,浆洞瑶族乡的同胞们都大量采挖黄精等中草药去圩上卖,收入不菲。但这种无节制的采挖渐渐使黄精等野生中草药濒临灭绝。为了保护发展并抢救濒临灭绝中草药,也为了利用当地的良好的资源优势构建“一乡一品”产业格局,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李忠强等人成立的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
截止目前,合作社已成立两大基地,投入200多万元,盘活流转土地400余亩,发展社员200多人(其中贫困户150余人),开垦荒地150多亩,新修机耕道500多米,解决当地劳务80多人,其中贫困户40多人,人均增收3000多元。以桔梗(100亩)、首乌(100亩)、射干(15亩)、黄精(200亩)为主按照有机中药材生产标准种植,正努力将浆洞瑶族乡打造成湖南最大的“黄精之乡”。
“下一步,我们准备通过示范带动、优先就业、免费培训等,以共享合作社为旗舰拉动全乡黄精种植面积呈现几何式的增长,力争在五到十年内种植1万亩,并实行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全面推行产业化经营,使全乡所有贫困户都在黄精种植中脱贫奔小康。”采访结束时,浆洞瑶族乡党委书记唐建伟和盘托出了自己关于产业扶贫的宏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