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APP和电脑网页上轻轻一点,关于蔬菜大棚的环境指数以及蔬菜的长势就一目了然;选择蔬菜品种,便会精准施肥、施水;即便是蔬菜遇到病虫害也不用着急,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蔬菜的相关数据通过系统远程传送到千里之外的专家电脑上,专家帮你解决……上述情况已经在甘肃榆中县的试点企业里成功实现了。
12月5日,来到了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的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眼前出现十余栋大棚,看上去和一般的大棚没有差别,记者随机走进一栋大棚,却在里面看到了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等设备。
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应勇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24小时监控蔬菜的长势,随时了解蔬菜生长的各项指数,实现蔬菜精准化种植和程序化种植。”
“以前我们种植蔬菜,白天几乎都在大棚了,不是怕施肥施多了,就是怕蔬菜得了病、生了虫。但现在不一样了,即使不来大棚,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蔬菜长得怎么样,还能精准施肥和浇水,这个挺好的。”种植蔬菜的村民闫龙说。
谈应勇介绍,2015年公司作为甘肃省试点企业引进了“智慧农业”,“智慧农业”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24小时预警,第一时间得知蔬菜的长势信息,达到提前预防的作用,因此蔬菜的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东盟国家客商对榆中的蔬菜质量十分满意,经过他们的考察和协商,现在已经达成了购买的协议。2018年,公司预计收入1亿元人民币。”谈应勇说。
据了解,“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
榆中县农林局副局长李锦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智慧农业’的试点成功,显露了榆中农业的新趋势。”他表示,在榆中农业生产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智慧农业”的试点成功,则打破了人工成本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实现了种植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据李锦成介绍,榆中县下一步将依托全县74家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发展“智慧农业”,使“智慧农业”成为榆中农业发展的一大利器,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