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清晨,寒风凛冽,南京六合区马鞍街道泥桥村一片农田里,满眼绿油油的水芹却随风摇曳。“这是旱作水芹,水培旱作,但这两天降温了,提前放水保温,等温度稳定了,再把水放掉。”种植大户殷宏宝说。
记者看到,这一片水芹绿油油的,少量叶子因风霜的原因呈现暗红色,在另一片水芹地,水芹只有一点点尖头露出水面,看上去微微发白。“发白的是水芹,一直生长在水里,而这块地却是水培育苗,旱作生长,只是种植过程中,土壤比其他农作物更湿润一些。”殷宏宝说,他从2013年开始尝试旱作水芹,这两年技术逐渐成熟。
水芹是马鞍的“土特产”,但需冬天泡在水里采收,用工量大且辛苦。如何提高水芹产量、延长上市时间、减少人工成本,成了殷宏宝关心的问题。2013年,他经多方打听,从武汉引进了一种旱作水芹品种,这种旱地水芹每年上市9个月,比普通水芹长2个月,而且可采三茬,产量也更大。
“第一年种植了60亩,但由于不懂得冬天如何防冻,导致大量水芹被冻坏。”殷宏宝说,不仅如此,旱地水芹的匍匐茎问题,也是导致产量不好的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他请来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高级农艺师柏广利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努力,旱作水芹防冻以及防止匍匐茎的办法很快被找到,并在次年的种植中得以解决。今年,他共种植了280亩水芹,其中旱作水芹有160亩。
柏广利介绍,正常水芹种植期为8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收期从10月中旬到次年4月初。旱作水芹种植期与其相同,但采收期却可以持续到6月底。殷宏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水芹,亩产1万斤左右,而旱作水芹三茬亩产可达1.5万斤,且因旱作水芹风味更独特,价格比普通水芹高1元/斤,净利润每亩能增加三成。
目前,殷宏宝已跟扬州大学相关专家取得联系,准备研发水芹产品深加工,让水芹给当地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