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买米。”“ 我想买两袋米。”……近日,浙江杭州临安於潜镇光明村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买大米的人,他们有的是邻近村的村民,有的是从临安城区赶来的市民,他们买的米出自光明村的光明农场。
光明村种植雷竹的时间较长,林地普遍存在土壤碱化、盐化、板结现象,部分竹林因此出现退化现象。为帮村民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区、镇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光明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形成决议:将村里的数百亩衰败雷竹林,以每亩年租金700元的方式,集中流转5年。
2017年3月,光明村流转了300多亩雷竹地,其中约200亩改种水稻,并成立光明农场。4月接收土地,铲去雷竹;6月播种,移秧。除了发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对农场进行日常管理,光明村党总支书记周潮滨说,村里还将这几百亩地作为固定主题党日活动点,党员们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通过劳动助力光明农场建设。
插秧、施肥、除虫……光明村通过建立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亮作为、亮评议党员“五亮”制度,提升党员参与固定主题党日等活动的积极性,光明农场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好成效。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年,农场收获稻谷十多万公斤。10月中旬,新稻米正式对外出售。通过在朋友圈吆喝、村民们的口耳相传,虽然每公斤10元的价格并不便宜,但因为施用化肥、农药少,加上口感不错,截至目前,农场已销售2万多公斤大米。光明村村委会主任徐旭明介绍,因平整土地、做水沟等人工费用较高,预计今年农场收支平衡。
“农场的大米吃起来比较糯,我喜欢吃,已经买了两次了。”光明村村民王泉龙说,他还向许多亲戚朋友介绍,他们也都说好吃。
除了种水稻,光明农场还种了十几亩荸荠。
“光明村敖干荸荠口感沙甜,以前远近闻名,因为市场、育种等原因,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希望借建设光明农场的机会,重新打响敖干荸荠这个品牌。”徐旭明说,明年计划再流转一些雷竹地改种水稻,再种些蔬菜,小香薯和水稻可水旱轮作,继续培育敖干荸荠……渐渐上轨道后,光明休闲农场的雏形也就慢慢显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