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国家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鼓励试点项目联产生物炭,并开展炭基肥料还田、活性炭治理修复土壤水体等下游产业利用研究。”
这是自4月28日国家农业部发布《关于推介发布秸秆农用十大模式的通知》(农办科 [2017]24号文件),将三聚环保(300072)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列为重点推介的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后,国家部委对生物质炭化还田利用技术的进一步给予肯定,并鼓励推广。
三聚环保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开发了“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2017年8月16日,这一技术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秸秆炭化工艺、生物质炭复合肥制备技术、工业化规模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聚环保秸秆炭化是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绿色工程技术,通过分离、分质、高值化利用,实现了秸秆资源的安全、低碳、绿色循环,真正做到“源自农业,反哺农业、惠及农民”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开发的三聚地沃炭肥和土壤改良剂等产品具有沃土促生、增产优质、减肥减药、增产增效的独特农业效能,为生物质绿色产品,结合可燃气能源利用,秸秆炭化还可以实现生物质肥料、生物质气、电和生物质新材料的多联产生物质产业。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生物质是地球上存在最广泛的物质,我国每年产生的农林废弃残余物约12.5亿吨。其中,可供收集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6.9亿吨,在充分满足肥料、饲料、基料和原料四大产业的需求之后,可供能源化利用的约有3.4亿吨。
然而,目前国内生物质资源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据央视报道,今年多地再次出现较密集的秸秆焚烧火点,排放大量低空污染物。秸秆露天焚烧直接污染大气环境,对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尤其是秋冬季节秸秆焚烧,对当地细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影响的贡献率在14%—55%之间。
《通知》强调:“地方能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农林废弃残余物田间地头管理,严禁露天焚烧。”同时,要求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制定生物质资源消纳处置价格补偿机制,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方式合理补偿生物质资源消纳处置成本,并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三聚环保大规模秸秆炭化工业生产系统,单元装置年处理秸秆规模可达数万吨,为我国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探索出了一条完全符合绿色、环保、循环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路径。目前,三聚环保已与全国286个县达成合作意向,与17个省的85个县签订了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国72家生物质新材料企业提供了设备和生产运营模式。截止12月中旬,已投产3个项目:内蒙古兴安盟爱放牧、江苏南京勤丰、河南卫辉拓农。
三聚环保建设的万吨级炭基肥料利用基地
同时,随着中国碳减排制度体系建设和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日趋完善,耦合发电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017年5月25日,三聚环保与南京林业大学成立“生物质气化多联产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生物质多联产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为构建秸秆生物质利用绿色产业,开发绿色能源,造福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
未来,三聚环保将继续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使难题成为契机、危害变成效益、资源不再错配,实现“天蓝、水清、地沃、人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