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盛产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的美誉,因此这里的扶贫产业主要是中药材种植及其加工、贸易。邮储银行陇西县支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是围绕中药材产业展开。
首阳镇距离陇西县城20公里,因为临近渭源县首阳山而得名,是全国有名的党参、黄芪交易市场,交易量占到全国的70%和50%。2016年,首阳镇运销中药材10万吨,播种5000吨,种苗2万吨,产业规模非常大,需要的金融信贷支持也非常大。
首阳镇是全国党参、黄芪市场交易的晴雨表,药材商则是首阳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晴雨表。药材商王福平2010年从邮储银行陇西县支行贷款5万元,现在的授信额度增加到了500万元。迅速增加的贷款额度背后,是陇西中药材产业的稳健发展,也是王福平与邮储银行信贷双方互惠合作程度的稳步提升。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福平很早就随着父亲做药材生意,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始终是“小打小闹”。但王福平是个有抱负有志气有想法的人,他决定利用金融信贷来打破自己不温不火的经营局面。几经辗转,多方探询,王福平找到了邮储银行陇西县支行。“本来是去碰运气,没想到很快成了。”王福平说起当年的事,有些感慨。当时,经验限制了他的想象力,以至于当邮储贷款发到他手里时,他还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这笔5万元的“三户联保”贷款,让他可以免抵押物拿到钱,可以去收购更多的中药材。赶上当时利润高,他一下子挣了2万元。
虽然后来中药材的购销利润有所下降,但由于利用银行贷款提升了经营规模,王福平的生意越做越大,盈利越来越多。现在,王福平依托他注册的甘肃金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了上万当地人口的发展,每年光是用工工资就要发放七八十万元。
像王福平一样从邮储银行获得金融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企业家还有不少,他们基本是通过陇西县首阳中药材协会从邮储银行获得“互惠贷”形式的贷款支持。
陇西县支行被邮储银行总行评定为“中药材小企业特色支行”,原因之一就是“互惠贷”业务发展得好,不但对产业支持大,而且不良率控制得较低。一些地区由于风险控制得不好,“互惠贷”业务多陷入停滞。在这样的形势下,陇西支行却“逆势而上”,获得了其总行追加授信额度一亿元的高度肯定。这背后,一方面是陇西支行职工到位的风险控制工作,一方面是当地中药材协会的有效自律。时至今日,双方已经形成了彼此依赖、良性互动的局面。
控制信贷风险,双方各有办法。比如,邮储银行经常要查看客户的银行流水账单,以及时发现金融异常情况。而协会方面规定,70%会员同意才能接收新会员,新会员必须品行好、信誉佳,还要交纳会费和保险金作为制约。在双方的努力下,协会在短短几年之内从最初的70家发展到如今的将近200家,其中138家从邮储银行贷了款,总额达到了1.68亿元,大大促进了陇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特色支行”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这里的信贷额度更高。比如“三户联保”这个贷种,在别处的贷款额度是最高15万元,而在陇西因为中药材市场的强势发展,最高额度提高到了20万元,这反过来更激发了当地中药材市场的活力,防范了金融风险。
同时,陇西县支行是甘肃唯一一家参与全国试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两权抵押”县级银行。陇西药农可以通过抵押“两权”的形式,向邮储银行申请贷款来发展中药材产业。目前,陇西支行已经发放“两权抵押”形式贷款3500万元,用新形式的金融产品促进着陇西扶贫产业的发展。
邮储银行陇西县支行行长刘和平介绍,陇西支行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放涉及中药材产业的贷款60亿元,涉及1.5万户药农,占总信贷业务量的70%,有力撬动了陇西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陇西中药材市场的稳健运行。邮储银行用他们的信贷产品作为金融杠杆,撬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成就了农村群众的梦想,让贫困户离小康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