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至,2017年转眼即逝。在往年相同的时段里,复合肥冬储正有序地逐步推进,而今年的冬储市场却停滞不前,气氛尤为尴尬。自冬储启动至今,上游企业和下游经销商都面临着种种困难,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冬储的艰难困境不但没有被打破,反而愈演愈烈,市场氛围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企业之“困”:
困境一:原料方面。在秋季肥市场扫尾之际,部分复合肥企业就已为冬储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准备,适当地采购了部分原料。据了解,少数企业冬储预收启动较早,成交的订单虽然有限,但自生产至今,原料已消耗殆尽,由于近期原料价格大涨,加之下游打款积极性不高,企业后续采购原料的信心略显不足,不得不控制接单,价格也并不明确。除此之外,先期原料准备就尤为不足的企业已暂时搁置了冬储的相关计划,暂无出台报价和接单的迹象,或待行情走势平稳之后再做打算。
困境二:成本方面。近期肥料市场的一大热议就是尿素价格的“飞涨”,据中肥网了解,自12月上旬至今的几轮上涨之后,目前山东、两河地区的尿素主流出厂报价已至2020-2050元(吨价,下同),涨幅达300元左右;另外,一铵价格持续低迷一段时间之后已显回升态势,钾肥行情在主要企业的价格提振下也持续高温。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复合肥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迫于成本压力,企业冬储产品的价格不得不相应提高,但下游市场对此接受程度较为一般,局部地区的新单成交数量十分有限。成本的增加虽推动了企业报价的上涨,但也阻碍了企业冬储预收的进程。
困境三:开工方面。自冬储启动以来,复合肥企业的开工情况就一直处于低位,截至上周末,全国大型复合肥企业的整体开工率仅为54%,已连续三周维持在60%以内。原因一:需求不足。部分复合肥企业在前期低价收款订单执行扫尾以后,下游需求迟迟未能释放,新单并未大量成交,部分企业的开工随之下滑,甚至局部地区存在停车待产的现象;原因二:政策制约。自北方冬季供暖开始以来,为减少大气污染,维持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开始限制工业生产,化肥生产企业也未能幸免。另外部分地区“煤改气”之后,天然气供应略显紧张,为保居民用气,不得不减少工业用气。由此可见,开工的持续低迷已然成为企业冬储进程的又一阻碍。
经销商之“困”:
困境一:资金周转方面。11月份之前,部分复合肥企业就已出台了暂定的冬储价格,并且预收已经开始。除去截至目前尚未进行任何冬储的经销商之外,局部地区的经销商虽打款订购了部分货物,但毕竟因前期的行情走势动向不定,所以订购的数量并不充足,仍有较大的补货空间。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一直不高,基层农户手中的资金有限,加上肥料价格较往年大幅上涨,因此基层农户订购的积极性并不高涨,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出现断档。复合肥冬储价格是在一直走高,但资金不足制约着打款订货工作的落实,经销商对于今年的复合肥冬储稍显力不从心。
困境二:预期风险方面。大部分地区的冬季肥料储备往往是为了满足明年春季的作物用肥需求,其中时间间隔大约为4-5个月。按惯例来讲,多数经销商都会在冬季进行肥料的适量储备,待明年用肥季节进行销售或会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存在些许风险,而按照今年的复合肥及原料价格频繁波动的走势来看,明年进入终端采购阶段的价格发展方向尚不明朗,且极有可能出现“旺季落价”的情况,对经销商造成“高进低出”的被动局面,因此考虑到预期风险较往年相比要增加很多,部分经销商至今仍在谨慎观望,不敢贸然进行订货。
综上,依照目前的原料行情,未来的复合肥冬储价格或会继续上扬,但幅度应该较为有限。对于接下来的冬储计划,部分经销商可能依然在犹豫不决。笔者认为,前期进行了适当储备的经销商,如今对于剩余部分的采购应保持谨慎的态度,适时适度,避免操之过急;至今仍未进行任何储备的经销商,应密切关注企业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看准时机,循序采购,一来可以满足明年用肥季节的需求,二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冬储存在的风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