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与盈利周期性波动,近几年我国饲料行业整合加速。近 5 年的时间,我国饲料企业从13000余家减少到了现在的7000余家,在未来的 3-5 年中,还会有大量的饲料企业因缺乏竞争力而退出。同时,目前饲料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开工率仅有50%左右,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艰难。面对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宗原料采购及库存成本的控制能力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体现。
豆粕是饲料加工的重要原料。随着基差贸易的推行,豆粕期现货市场联动性增强,而对点价时机的判断成为基差交易中的难度和风险所在。一些风险管理意识较强的饲料企业已经建立了优秀的期货团队,通过将期货与现货贸易的良好结合,在管控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利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面对期权这个全新的工具,他们开始积极学习并探索尝试更多样的套期保值策略,从简单的买入期权获得价格保险,到灵活使用期货、期权组合满足个性化业务需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传统风险管理锦上添花。同时,期权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打破了期货套保过程中期、现损益对冲的收益结构,为传统点价模式注入了新活力。
饲料产业转变套保思路:对于油脂油料产业链下游的饲料企业来说,由于规模普遍偏小,议价能力较弱,只能随行就市购买原材料,无法获得稳定的利润空间。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下滑或亏损是饲料加工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我们饲料行业最怕的就是原料价格上涨,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买入期货的方式进行套期保值,豆粕期权让我们多了一个套保的新工具。”扬州地区某饲料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该饲料企业已经形成了坚定的套保理念和习惯。豆粕期权上市前后,企业负责人积极参加期货公司举办的大型报告会和小型沙龙等培训活动10余次,并多次与期货公司的客户经理交流学习。
今年6月中旬,美豆丰产基本成定局,豆粕期、现货市场偏弱运行。由于美国农业部报告发布在即,根据预测豆粕价格可能出现反弹,并且报告发布前后往往豆粕市场波动率会有所提升,期权权利金会相应上涨,因此该饲料企业对应次月的豆粕使用量,分批买入了以豆粕期货1709为标的、行权价格为2800元/吨的虚值看涨期权。6月30日美国农业部报告发布后,美国大豆和豆粕价格连续6日上涨,国内豆粕市场普涨200-300元/吨,看涨期权权利金也随之上涨,该企业获利平仓。
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段,位于河北省的一家大型粮食收购、饲料加工销售及蛋鸡养殖企业也进行了类似的操作。与上述饲料企业不同的是,该企业更保守的选择了行权价格为2650元/吨的实值看涨期权,以锁定7月饲料加工的成本。虽然支付的期权权利金较高,但随着7月之后标的期货价格的上涨,权利金上涨,企业平仓后仍获得了很好的收益。
总结利用期权的感受,上述饲料企业负责人表示,“与期货不同,期权可以让企业根据能接受的成本,更灵活的选择合适的行权价格,特别是这次用买入看涨期权代替买入期货套保,我的资金占用减少了一半左右。” 据了解,饲料厂的资金一般相对偏紧,以往的单边套保对企业的期货保证金要求较高,一旦出现大额追加期货保证金的情况,难免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流转。而期权具有非线性的盈亏特征,买入期权不需要支付保证金,避免了追保情况的出现。而且,期权相较期货可以有效管理波动率风险,当预期价格波动率增加时,采用期权套保效果将优于期货。
经过进一步尝试,该企业还发现在某些市场环境下,期权套保具有期货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在今年8至9月,在经历了7月的快速上涨后,限于供应充足的基本面压力,豆粕期现货价格开始震荡下行。由于当时企业没有库存保值需求、只需管理原料采购成本,因此在预期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不愿意买入期货套保。但如果继续等待价格下跌,按生产需要在现货市场直接采购,一旦价格意外上涨,又会面临成本上升的损失。这时企业采用了卖出虚值看跌期权的保值策略。如果价格下跌,企业被动履约而建立期货多头,就相当于以较低的价格采购现货,如果价格意外上涨,可以用权利金收益弥补现货市场损失。
8月底至9月初,该饲料企业针对10月的豆粕使用量,卖出标的为1801合约、行权价格为2800元/吨的看跌期权。之后的一个月期间,豆粕期、现货价格均未出现大幅波动,企业赚取了期权的时间价值收益,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无独有偶,一些饲料企业的套期保值思路正在逐渐转变,在行情运行较为平稳的时期选择卖出虚值看跌期权的策略对原材料成本进行保值。广东汇海农牧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广东汇海”)是一家饲料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生猪出栏量2万头的大型农牧集团,其采购中心副总监招泳勤介绍说:“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尝试期权交易,从上游油厂或贸易商采购基差后,在认为合适的点位通常会点价70%-80%的量,留大概20%-30%的量通过卖出看跌期权进行保值,价格跌破执行价就转成期货多头并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