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鹰临空,铁翼飞旋。12月中旬,海拔3600多米的马衔山上空云开雾散。随着一架直升机平稳着陆,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马衔山模范雷达站”官兵一片沸腾。大家一边向执行首飞任务的飞行员献上鲜花掌声,一边有序地将绿油油的蔬菜搬向菜窖。
马衔山雷达站驻地山高路险,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一直有“六月雪、七月冰,锥子雨、刀子风”的说法。建站49年来,每到大雪封山时,他们经常会面临“给养上山难、病号下山难”的困局。
今年,正赶上该基地立项为所属某运搜团修建高原野外直升机着陆场。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将着陆场建在马衔山上:一方面马衔山环境恶劣、气候多变,正是复杂条件下练兵的好地方;另一方面可为马衔山雷达站开辟空中给养线,如遇大雪封山或突发紧急情况,可利用直升机展开雷达装备抢修、应急物资运输和伤病员救送任务。
经过严密论证,该项目历时两个月顺利完工。随后,该运搜团成立机组,开展高原起降、山区飞行攻关研讨,针对山高气温低、穿云飞行容易结冰、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等难题,反复推演训练,最终实现在陌生环境、陌生航线首飞成功。
新航线的开辟不仅打通了雷达站官兵的“后勤保障线”,更打通了该运搜团锤炼实战本领的“练兵线”。机长高传余说:“我们不仅要为高原官兵提供及时保障,更要在极端条件下练就遂行高原运输搜救任务的过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