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委员代表农工党福建省委的发言:福建是我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中药资源丰富,然而中药产业发展仍存在宏观调控不足,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引导作用;药材“道地性”面临漂移,新兴品牌效应尚未充分展现;中药材品种缺乏规模化和规范化,市场竞争力较弱;中药产业专门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
为此建议:一是营造中药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加强宏观调控,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切实把中药产业发展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是创品牌发展道地药材。进一步发展规模形成产量优势,提高水平形成品质优势,加强宣传形成品牌优势。选准太子参、金线莲、薏米仁、灵芝等市场前景好的道地药材,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栽培条件、采收加工等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指导中药生产企业重点开展中药深加工、精研发,培育与维护品牌效应。
三是创新中药材生产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品牌企业带动中药材产业,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或“公司+种植大户+基地”等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行模式。
四是培养中药产业复合型人才,基于我省目前对中药农业研究和生产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可在我省相关高校增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以适应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