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安徽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周徐村采访,看到50多岁的村民徐从忠正在自家草莓大棚里锄草、施肥。大雪初霁,天寒地冷,但老徐的两亩多草莓地却是春意盎然,一排排绿油油的草莓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红彤彤的果子点缀在青绿的藤蔓间,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一茬草莓已经挂果成熟,这根部有一些老掉的叶子,必须尽快清除掉,不然影响下一茬果子生长。”老徐顺着地垄仔细查看,脚下的步伐并不利索。由于年幼时得了小儿麻痹症,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徐从忠落下肢体三级残疾,右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后来他成了家,妻子患有精神疾病,6亩地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成了村里典型的因残致贫户。 “虽然身体残疾,可是我并不服输,这些年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想摘掉 ‘穷帽子’。 ”2015年,在村干部和扶贫队的帮助下,徐从忠贷款投资两万元建成了两个草莓大棚,开启了自立自强的脱贫之路。
种草莓与种田有些区别,需要专业的管护技巧。搭棚子、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每一个步骤流程都不能马虎大意。为了种好草莓,徐从忠不顾腿脚的不便,四处求学,到村里草莓种植户家讨教种养知识;村里扶贫队又给他对接了专业农技人员,上门手把手传授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定植时期,也是老徐最忙的时候。每天天还未亮透,他就到大棚查看草莓长势,注意浇水施肥。 “定植前一周需要连续不断喷水,以保证叶面和土壤的水分。 ”徐从忠说,草莓是他家脱贫的“希望之果”,他要细心呵护。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徐从忠家的两个草莓棚产量有6000斤,收入近5万元,不仅还掉了全部贷款,还有了结余资金,加上低保、残疾人补助和扶贫专项补助等各种帮扶,当年就成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草莓种植走上正轨,徐从忠并不满足于此,开始琢磨起其他生财之路。种草莓期间,他留意到蜜蜂采蜜能够促进草莓发育结果,周徐村种植草莓的农户多,养殖蜜蜂一定有市场。说干就干,采购蜜蜂,到农家书屋自学养蜂技巧,徐从忠养殖的一箱蜜蜂一两个月的花期繁殖有20多箱,一年收益就有3000多元钱。
“种草莓和养蜂其实都不难,只要多费点功夫就行了。今年我打算在草莓地种上毛豆角,两种作物错时生长,一亩地有两份收益呢!”徐从忠说,残疾不可怕,贫困也不可怕,只要不失去斗志,只要勤劳,就能脱贫致富。